第三章 一九六八年的冬天(第2/3 頁)
臉笑容地說:“書記,你來了。”
“嗯。”被稱為書記的人只是發出簡單的聲音,徑直走向站在棚外的學生們。
孟大壯跟在書記身後,大聲說道:“這是我們村的韓書記。”
學生們只是愣愣地看著,韓書記邁著大步來到學生隊伍的前面。
“你瞅瞅,啊,多好。”韓書記停下腳步,面向學生們,露出憨厚的笑容說道,“大夥辛苦了,大老遠跑到我們這個窮山溝溝裡,你看看,還沒地方住。是這樣,我做主,社員們每戶領一個,家裡人少的再多領一個,別讓學生們受苦。先將就一下,三天,三天之內,給大家弄個像樣的房子住。好吧,你們覺得行不?”
學生們被韓書記的話定在當地,一旁的孟大壯低聲對韓書記說:“書記,三天,三天就蓋好房子。你瘋啦,還是我懵啦。”
“對呀,是三天呀。咋啦,你是不是覺得不行。”韓書記用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道。
“活了這麼大,還沒看見過三天就蓋好房子的。”孟大壯覺得書記應該是在搪塞這些學生,過了今天這關再說。
“你呀,動動腦子。回頭再跟你說。”韓書記又高聲對學生們說:“大家沒意見,那我就通知各家領人啦。”
,!
學生沒人說話,看樣子是預設了。到老鄉家裡擠擠,總比睡在牲口棚裡強。
勉勉強強,學生們被分派到社員家裡。
孟大壯一直跟著韓書記,“書記,到底咋個弄嘛,你倒是說呀。我都快急死了!”孟大壯確實像個熱鍋上的螞蟻,一直圍著韓書記轉。
“哎呀,別轉啦。你瞅瞅,我都快被你轉暈了。告訴你,三天肯定讓學生們有地方住。只不過,得你出把力。”
“我?我沒問題,搬石頭,運木料,書記你讓咋幹就咋幹。但是,三天我肯定是蓋不起來房子的。”
“沒讓你蓋新房。”
“哪是要幹啥?”孟大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咱村叫個啥?”韓書記神神秘秘地說道。
“上寺呀,咋啦。”
“為啥叫上寺?”
“為啥,”孟大壯用粗糙的大手摩挲著頭上短短的頭髮,發出沙沙的響聲。“這個我就不知道啦。爬出孃胎後,我就知道這裡叫上寺。書記,你說說是為啥。”
“寺嘛,這裡呀,原來有座大寺院。大的很呢。咱村叫上寺,峪口那村叫下寺。”
“對呀,有什麼不對嗎?”孟大壯越聽越糊塗,不知道書記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下寺,是當年那座大寺院的山門所在。”韓書記以無所不知的神情看著孟大壯。
孟大壯瞪大眼睛,“山門,離咱這裡這麼遠。大寺院?”他不敢相信。
“對啊,就這麼大。告訴你,這還是縮減後的規模,再早年間,比這還大呢。”
“哎,書記,你是怎麼知道的?沒聽咱隊里人說過呀。”
“你瞅瞅,白吃二十多年乾飯了。咱村的歷史都不知道,這都是我爺爺告訴我的。”
“哎呀,書記。別兜圈子了。你說的這些,到底和學生的住房問題有啥關係呀?”
“你個孟瓜,說你呆,你還真傻。你忘了北山坳裡那座石屋了嗎?”
“啊!”孟大壯登時張大嘴,瞪大眼,直勾勾地看著韓書記,“那,那間鬼屋?!書記,你,你沒開玩笑吧。”
“什麼鬼屋,就是間石頭房子嘛。都社會主義社會了,還信封建迷信那一套。”韓書記語氣明顯沒有底氣,但他還是硬撐著,保持新社會基層領導幹部應有的素質。
“不是,書記,那房子解放前就被用石頭封死了。鬼不鬼屋的咱先不說,那背陰的地方,這大冬天的,多冷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