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開道,吾善養吾之浩然正氣(第2/3 頁)
大的特點就是大宋的文華。
這裡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蘇子瞻,有‘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的秦少游。
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晏同叔,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柳三變。
今日之大宋與昔日之盛唐,在文華之或各有所長難分伯仲。
但觀宋之百四十年,卻切實的做到了‘君主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這裡對文人而言,或許是最好的時代。
這般想著,李清照的心中漸漸找到了答案。
最適合這個世界的修行體系,最適合大宋的修行體系,或許當以‘文人’為核心。
那麼,什麼樣的力量,是最適合‘文人’的力量呢?
什麼樣的體系,是最適合‘文人’的體系呢?
書中得來的力量!
在‘世界意志’的加持下,本就悟性超絕的李清照很快就理清了自己開闢修行體系的思路。
既是書中得來的力量,那這力量當與讀書有關。
才氣?
文氣?
不!
不對!
讀書可以獲得力量,但不該所有的讀書人都能獲得力量。
力量本無善惡,得之正則為正,得之惡則為惡。
若不加以束縛,使惡人得了力量,只會給無辜者帶來更多的苦難。
所以,這力量是從讀書中而來,但卻需對獲得力量的方式、獲得力量的人加以約束。
那就......浩然正氣!
幾乎是下意識的,李清照就想到了那句‘吾善養吾之浩然正氣’。
若這自書中獲得的力量為浩然正氣,非養浩然正氣者而不可得。
至少,就可以杜絕絕大多數心術不正、或將為惡著得到力量的可能了吧?
若朝中文武都養一身浩然正氣。
這有著諸多為人所詬病之處的大宋,或許也就可以再救一救了吧?
這般想著,李清照直接定下了屬於這個世界的修行之根本——浩然正氣。
確定了此界修行之核心,李清照依著自己修煉過的‘武道’為綱要,開始開闢起了這方世界的超凡體系。
所謂超凡體系,最重要的就是力量的核心,即——這一體系主要修行什麼力量。
在確定了力量核心之後,劃分出怎樣的境界、力量該如何應用這些就都只是細枝末節,屬於可自行發展、自行演化的範疇。
所以,李清照倒也不擔心這‘浩然正氣’的修行體系會因遵循‘武道’為綱而被束縛死。
張三以浩然正氣修成了降龍十八掌,李四以浩然正氣紙談兵、吟詩作對皆有天地之力相隨。
這些,都只不過是對‘浩然正氣’的不同應用罷了。
所以,在確定了浩然正氣之後。
李清照直接以自己多年讀書讀來的‘文華之力’凝聚出一股‘浩然正氣’。
將這股浩然正氣依‘武道’的修行之法運轉、壯大。
隨著李清照第一次運轉浩然正氣。
汴京城中,整座都城逾百年積攢的文華之氣彷彿找到的宣洩口,當即蜂擁著湧向了李清照這個為世人開路者。
一時之間,李清照的‘浩然正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壯大。
頃刻間就超出了‘武道’後天的極限,達到了堪比先天、堪比宗師、堪比大宗師的境界。
而在浩然正氣壯大到了堪比‘武道’大宗師的境界後。
汴京城中的文華之氣依然餘勢不減的朝著李清照的身體中蜂擁著匯聚。
同一時間,聊天群中也終於響起了遲來的提示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