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太后娘娘下令吧,莫要與這對妖女廢話(第2/4 頁)
自身難保,還替他們辯解……你此時說什麼,都掩蓋不了你們一家的罪過……
偷樑換柱,瞞天過海,暗度陳倉,妹妹替代姐姐進宮,姐姐懷了外臣的孩子……若不是哀家今日親眼所見親耳所聽,實難想象你們一家竟敢如此放肆!你們將皇上的顏面置於何地……”
蕙蘭輕聲道:“太后,這所有的一切,皇上都知曉……皇上,他其實一直想找個機會,將真相告知於您,只是還未等他開口,西北戰事便爆發……”
太后霍然起身,驚愕地問蕙蘭道:“你說什麼?皇上知道?”
端妃忙道:“太后娘娘,臣妾斗膽,如果皇上真的知道,那後果恐怕更嚴重……您想想,鄧氏姐妹,一個背叛皇上,與外臣私通,皇上卻不下令處死;
而鄧蕙蘭,在有未婚夫的情況下,冒充姐姐進宮,皇上不僅不追究,還對她寵愛有加,封她為貴妃,讓她掌管後宮;她們的父親,犯下欺君之罪後,竟還被封為敬國公……
所以,這鄧氏姐妹,說不定有什麼妖法,讓皇上失去了分辨是非的能力。明知她們做出如此荒唐之事,還有意替她們遮掩,並且持續不斷地寵愛她們。
尤其是鄧蕙蘭,她入宮後,皇上先是讓她在崇明殿侍寢,後來更是專寵於她,除了她,甚少讓其他嬪妃侍寢。
如此妖女,令後宮不得安寧,也讓前朝動盪不安。皇上登基以來,一直天下太平,可是這兩年,西南和西北,卻相繼發生戰亂,難道不是鄧氏姐妹帶來的災禍!
臣妾懇請太后,為了皇上,更為了江山社稷,應當趁皇上不在,即刻下令處死鄧氏姐妹這對妖女!”
蕙蘭心中一緊,緊緊地盯著端妃。
耳中,只聞得自己如重錘擊鼓般的心跳。
此毒婦,終於顯露出其陰險用心。
太后向來對怪力亂神之說深信不疑,端妃故意給蕙蘭和鄧蕙梅安上“妖女”之名,此等混淆視聽之辭,定然會引起太后的忌憚和厭惡。
如此,端妃便可趁慕容復御駕親征不在宮中之際,釜底抽薪,借太后之手,取蕙蘭性命。
待到慕容復班師回朝,亦是回天乏術。即便怪罪下來,也有太后在前頂著,端妃自可全身而退。
沒了蕙蘭這個最強勁的敵手,若她的兄長林鴻飛此次還能在西北立下戰功,端妃必能借家族之勢,東山再起,順利登上後位。
“不,我絕不能死,絕不能讓她得逞!如今,已是窮途末路,唯一的生機,便是將我與皇上的淵源,盡數告知太后。”
蕙蘭快速思索一番,拿定了主意。
只是,太后如此憤怒,蕙蘭並不能確保她會相信自己的言辭,更無法保證她會對自己網開一面。
然而,也只能如此了。
蕙蘭正欲開口,忽然聽到一個粗嘎微弱的聲音,在她身後緩緩響起:“太后娘娘,當下所有的一切,皆是因……因妾身而起,妾身罪該萬死,太后要殺要剮,妾身都心甘情願……還請饒了蘭貴妃!”
蕙蘭大驚,驀地回頭。
竟然是鄧蕙梅!
她雙手被縛,直直地跪在地上,嗓音沙啞得厲害,說話時的呼吸,帶出了刻意壓抑的顫悸。
她並未看向蕙蘭,而是目不斜視地凝視著太后,泣不成聲:“妾身與章威私通,背叛皇上,又藉著會親之機,逃離京城,留下一紙信箋,逼迫妹妹入宮頂替妾身……實在是罪大惡極!
事已至此,妾身深知死不足惜,還請太后明察……蘭貴妃並無過錯,她當時是迫不得已,出於孝道,為了拯救父母家人,只能以處子之身,入宮頂替妾身,做了梅妃。
入宮兩年來,她謹守婦道,謹遵宮規,誕育皇子,掌管後宮……從未有過任何越矩之舉,更不曾做過任何傷天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