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五羊之由(下)(第2/2 頁)
光逐漸迷離蕭然,雙唇微張似是在吟唱著什麼,很快,樊老也加入吟唱的行列,隨著他二人音調逐漸提升,一股古老蒼涼而又悲壯的氣息,撲面而來。
“黃昏天、殘血夜,夏有先賢赴天關。青鋒劍、問滄桑、尺鋒露芒止族亡!頭顱拋、熱血灑、萬丈豪情遮青穹。殺強敵、斬百族、熱血流盡顯高義!音未散、魂已斷、一曲戰歌送英靈。兵戈散、生機現、萬千白骨照前路!”
······
“夏族戰歌,如今還有幾人知曉呢···”
“五羊關因何稱之為五羊,世人皆以為是因那套五羊神鎧,誰人還記得五羊公呢?若非五羊公領墟之一脈弟子,一柄乾坤刀扼守天關北路,壓制吃裡扒外的北荒七族同西夷百族無法匯合,成功阻止天路被開啟,夏族早已灰飛煙滅不復存在。”
“殘血夜後,天地大變元氣不復,賢亭七賢為保夏族不受外敵侵擾,得以休養生息綿延子嗣,集七賢之力,以身隕為代價施展神通,矗九關於邊境險要之地,賢亭謹遵七賢遺命,組建九大邊軍戍守九大軍關,九大邊軍不涉朝堂紛爭、不涉皇朝更替、只為戍邊。”
“正是因為九邊的存在,殘血夜後四千餘年,夏族再不受外敵侵擾,歌舞昇平安樂祥和!承平太久···太久了,久到散了血性、軟了脊骨、失了心氣、喪了風骨!”
“那些所謂精銳之師,什麼都指、禁軍、督府營,哪裡稱得上鐵血將士,銀樣鑞槍頭中看不中用,將校懈怠軍務致使操訓廢弛,羽谷關前面對韃子騎兵那是一觸即潰,尤其是軍備荒廢的都指一系,更是傷亡慘重,而韃子的殘暴和彪悍,殺得他們徹底膽寒,不願,更不敢輕啟戰端!”
“若想驅逐韃子收復軍關,無言必須得到朝堂的許可,不說僅以五羊邊軍獨木難支,以卵擊石自取滅亡,失去大義,五羊邊軍將會淪為人人唾棄的罪人。上官小子是對的,唯有以精銳之師熊羆之旅,殺得韃子肝膽俱裂聞風而逃,方可消解韃子給朝堂諸公及各氏族留下的無敵之姿,才能為五羊邊軍爭取朝堂的支援。”
“當五羊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造成驅逐韃子收復五羊可期,韃子並無三頭六臂不可戰勝的妖魔的局面,則皇命可得、民願自生。”
緬懷般的吟唱過後,不是牢騷便是感慨,白典淤積在內心的憋悶和憤懣也發洩的差不多了,臉上陰鬱之色漸消,當他目光轉向樊老,察覺到他眼眸深處那抹不屑和狐疑,暗自搖頭,老卒營老卒對五羊忠心耿耿毋庸置疑,可就是太過固執,想到他這個五羊騎監事的位置至關重要,又不得不出言提醒和勸誡。
“樊老,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必有所求,自甘奉獻大公無私者,僅存聖人之言,只要目的一致便是可以攜手共進的同道中人。上官陸那小子,年紀輕輕卻才智不凡,可在世事通達和人情歷練上,還是多顯青澀,這點,便需我們這些戍邊老卒多多幫襯。”
“至於五羊騎,樊老不妨放手施為,相信來日定會讓樊老大吃一驚,能夠想象,五羊騎僅憑百餘騎,縱橫馳騁,殺得韃子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以韃子血肉重鑄吾族無畏強敵亮劍強敵的氣魄!由此激勵族中千萬男兒,挺身而出殺敵祐民!”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