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將軍蒙恬的驚駭!(第1/3 頁)
趙高之所以能記住這麼多,是因為後世有人為了讓讀者熟記這三十六條妙計。
便在三十六計中每取一字,依序組成一首詩,那便是:
金玉檀公策,藉以擒劫賊,
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
樹暗走痴故,釜空苦遠客,
屋樑有美屍,擊魏連伐虢。
除了第一句中的“檀公策”,是指“檀道濟之策”。
其他每一個字都代表一條計謀。
趙高繼續不緊不慢地將“三十六計”,全部說完:
“第二套,敵戰計,處於勢均力敵態勢之計謀,或躍於淵。”
“第七計:無中生有。”
“指本來沒有卻硬說有,形容憑空捏造。”
“有道是: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少陰、太陰、太陽。”
“譬如,當年秦惠文王時期,張儀以‘六里詐為六百里’誆楚絕齊助大秦。”
……
“第三套,攻戰計,處於進攻態勢之計謀,飛龍在天。”
“第十三計:打草驚蛇。”
……
“第四套,混戰計,處於不分敵友、軍閥混戰態勢之計謀,見龍在野。”
“第十九計:釜底抽薪。”
……
“第五套,並戰計,對付友軍反為敵態勢之計謀,終日乾乾。”
“第二十五計:偷樑換柱。”
……
“第六套,敗戰計,處於敗軍態勢之計謀,潛龍勿用。”
“……”
“第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趙高說完,早已口乾舌燥,拿起一旁茶水,一飲而盡。
嘖。
趙高皺眉,這茶……真是一言難盡。
此茶,宛如是將茶葉當成蔬菜一般熬煮成湯。
不能稱之為“茶水”,當稱為之“茶湯”。
其色濃若紅豆湯,其味澀似柳汁,苦似中藥。
其實,倒也不是蒙恬不會煮茶,而是現在大秦煮茶盡皆如此。
趙高覺得有必要讓秦始皇品一品清香之茶。
嗯,武夷山的大紅袍就很不錯。
就在趙高思索茶水一事時,蒙恬早已經被趙高的“三十六計”震驚地無以復加。
他驚駭地看著趙高思索的表情,腦海中回憶著“三十六計”的所有內容。
他此刻無比確定,趙高之前所謂的“只是熟讀百家經典”,就是謙虛。
因為,趙高確實不是熟讀,根本就是深刻鑽研。
不是深刻研究,是絕對無法寫出這本《三十六計》。
這“三十六計”的每一計名稱後面的解說,都是依據《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
以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係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
解說後的例子,也多引證一些經典戰例。
和兵家聖人孫武、吳起、尉繚子等的精闢語句。
簡直不可思議。
這無一不表明,這是趙高嘔心瀝血之作。
蒙恬直起身,語氣激動,道:
“不知趙少府可否再說一遍,好讓我將其記錄下來?”
“我真心想將之留作收藏,請少府成全。”
趙高回過神來,卻是有些不願。
倒不是說他不想將這“三十六計”傳給蒙恬。
主要是,他擔心這次背的跟剛才不一樣。
要知道,背誦這玩意,哪能次次都分毫不差的。
只不過,看到蒙恬渴求的目光,趙高無奈只能捨命陪君子了。
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