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香蒲草水培 > 第12部分

第12部分(第2/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王俊凱】與你相遇真好大玩家:第一紀元死對頭總想讓我喜歡他網遊:開局SSS天賦,吞噬召喚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師弟庶女開鋪:我靠美食當上商業女王博德之門3:從螺殼艦開始新生我在全息武俠遊戲裡成了邪神魔法辭條網遊:我的攻擊刀刀斬血百分之十震驚:我的室友,竟然是巔峰第一江湖夜雨十年燈之劍膽琴心四合院:這年輕人話不多,就是幹兒童故事三百篇四合院:重生傻柱,我有無敵空間NBA:浪子老闆,打造紫金十冠聖經千問網遊:垃圾天賦超神技從火影開始旅行山海經之災厄將至

我更是沒有印象。佛殿前面有大小山門兩座,小山門在東面,大山門在西面,大山門上還有一塊匾,上書四個飄逸有力的金字:天笠宗風。

大山門東邊是一座鐘樓,上下兩層,西面是一座鼓樓,也是上下兩層。大寺院內有守廟人,村民記憶裡的,好像是連寺溝村(這個村位於我村西南方向,大約十華里左右)姓韓的一對父子,早打鐘催人早起,晚敲鼓打更報時。尤其是晚風吹動寺院屋簷上的風鈴,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音,既有濃厚的田園風味,又有佛教寺院聖潔的感覺:

晨鐘吹醒人,

暮鼓送過客。

在大山門前面,還有西觀音廟,西觀音廟旁邊是五道爺廟,大寺院南面是捲棚歇山式大戲臺,和大戲臺相對應的是南觀音廟。在小山門北面,是村裡的奶奶廟和老爺廟,還有一間是彌勒佛,另外一間是藥王廟。村西北面還有一座河神廟,村東南圪臺上有文昌廟。

如今,只有佛殿與大山門尚存,亦岌岌可危,充分顯示出歷史的沉重和古老。其餘的建築就成了歷史,大山門東邊的鐘樓,在我小時候還在,好像還懸掛著一隻大鐘,鐘的外邊還有文字,鐘樓底下是當時學校存放雜物的庫房。

整個村子呈海龜形狀,頭朝西,正對村西陰山,尾朝東,背靠系舟山,就像剛從晉陽湖裡游出來的一隻巨型海龜。村西大寺廟就是海龜的頭,村中一條東西大街,大街朝南朝北各有三條小巷,代表著海龜的六隻腳。村莊還有這麼一個特點,就是東高西低,人們都稱寺莊村是倒流水,言外之意是指寺莊村的人氣旺盛,財源廣進,是一塊風水寶地。

過去的說法是,張邢兩姓,姚霍兩家,意思是說,村裡只有張姓和邢姓是大姓,其它就只有一家姓姚的和一家姓霍的。也有人說,村裡原先還有周姓李姓及其它。他們的理由是,村裡有許多地名都與這些姓氏有關。如:周家窪,李氏堖,霍家堖,姚家墳,還有許多。張邢兩姓是從始祖那時才遷居過來,以至繁榮成如今這種氣候。現在不同了,姚姓在解放那年就遷移在三交鎮西邊一個小村莊了。霍姓尚存一家。社會的發展,雜姓也就多了,有從南溝遷移出來的安姓和王姓,有從白石遷移過來的趙姓,有從裡溝和山東遷移過來的寧姓,還有隨婦招來安家落戶的韓姓,等等。

一般說來,張姓多居住在村的西面,邢姓多居住在村的東面。現在又發生了變化,原先宅院變小了,原因是生兒育女,娶媳嫁女,人多了,原先的房子就不夠住了。於是,就向四周延伸,主要還是向東延伸。於是,村東也有了姓張的,村西也有了姓邢的,就像我國五十六個民族那樣團結。

有首古詩是這樣描繪過去農村生活的,我以為用來形容我的家鄉,也是非常合適的。

高槐蔭屋柳遮戶,

禾滿平原花掩塢。

牛羊眠野犬不驚,

來往人呼為大王。

女勤蠶桑男力田,

仰事俯育無憂煎。

日出而作入而休,

渴時則飲困時眠。

東鄰西舍頻酌酒,

不用杯盤用瓦缶。

迎春送臘鬧兒曹,

禱雨祈睛賽芻狗。

吃飯:禮為尚

吃飯:禮為尚

人生在世,第一要素為吃飯。古人有“民以食為天”之說法,可見,“人是鐵,飯是鋼,一天不吃餓得慌”這句俗語的正確。由此引出村民“吃飯”這篇短文。

下面抄錄我在北京工作時寫的一篇文章,我想能夠說明“吃飯”這個問題的。

今天(指2007年10月25日)中午在飯店吃飯時,看見一位民工吃飯的樣子,由此想起一件我最討厭的事情:吃飯吃出聲音。

古人有許多“規範”的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我喜歡你,所以世界是甜的-青春是用來懷念的女團解散後我靠當男團導師爆紅了開局簽到九個小仙女愛在硝煙下愛在風下之鄉反派就很無敵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