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第1/2 頁)
上輩子,顧微瀾也是這副性子,驕傲又自詡充滿正義,仗著沒人敢惹她,便總喜歡打著懲惡揚善的幌子打抱不平,滿口仁義道德。
而她在景明帝的庇佑下,順風順水地過了十八年,直到後來狗皇帝死了,她父親和疼愛她的外祖也死了,她離開顧家,被迫流亡才開始成長,在晟國三皇子的幫助下,最終成為一個運籌帷幄,文武雙全的奇女子……
想想這精彩的人生,或許這就是小時候雲姨給她說的故事裡,那些成長文大女主吧。
可這一切,顧微瀾都是踩著她晏華予上去的。
她告訴所有人,昭和長公主心思毒辣,弒父殺兄,扶持傀儡皇帝上位,把控朝政,驕奢淫逸,更是為一己私仇,殺了顧氏族人和一生都在盡忠報國的忠臣良將……
簡簡單單幾句話,引得眾人群起激憤。
可顧微瀾忘了,亦或者她從未清晰地認識過,她父親和外祖當初皆是因她而死。
若非是她父親捨命相救,那麼,死的人就是她,而她的外祖父,楚大將軍以年邁身軀跪在她面前拔劍自刎,也是為求她放顧微瀾一命,用自己的命替她這個外孫女贖罪。
可最終一切,倒全成了她晏華予的錯。
直到祁晏休兵臨城下,顧微瀾夥同楚顧兩家開啟城門放叛軍入城,大肆屠殺時,她依舊站在陽光下,讓活在黑暗中的她看一眼都覺得刺目……
許是一直沒聽到免禮的聲音,還保持著行禮姿勢的顧微瀾不由蹙了蹙英氣的眉。
她微微抬起眉眼朝晏華予的方向望去,卻看到,不知何時走到門口的少女淡淡地收回望向她的目光,邁著步子踏入了東皇樓內。
眉如遠山的眼眸中,波瀾不驚,像是對她不屑一顧。
顧微瀾的眉頭蹙得更深了。
…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早課時,書院助教領著各個學堂的學子們晨讀,之乎者也聲此起彼伏,迴響整個書院。
東皇樓之名取自上古《九歌》,其中載:東皇乃司春之神。而春既指一年初始,又有欣榮生長之意,故以東皇二字成東皇樓,為書院內三級學子授課處的其中之一。
學子們讀的是聖賢書,學的是治國道。
而晏華予雖然在這讀了幾年書,但上輩子執掌大權多年,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於治國之道並不精通,否則也不至於把燕國搞的烏煙瘴氣,最後自己落得那個下場。
想繼續推動改革,也沒成功,只知道以殺止亂。
反倒是顧微瀾,景明帝和眾多才子大儒都爭相讚歎她,覺得她通曉武藝,有勇有謀,於治國一事亦有見解,頗有幾分前任女相雲棲玄的風範,若是雲棲玄還在世,必是很樂意收她為弟子。
說不定,就是下一個女相。
類似的話此時已到處都有,那一刻,像話本里寫的那樣,主角與反派之間,兩者截然不同的命運似早被定下,並在未來幾年被無限拉開,延伸到極致。
而這輩子,晏華予很清楚,若不想再重蹈覆轍,那麼必是要另行出路。
往日的課上,她為了扮演跋扈驕縱的公主,大多是不怎麼聽講的,時常氣得太傅和先生們吹鬍子瞪眼,去找皇帝和皇后告狀。
可陳皇后卻對她極其縱容,甚至放出豪言:“昭和長公主乃陛下嫡出長女,身份尊貴。況我大燕正值鼎盛之期,賢才良將居多,他日上陣殺敵,治國理政也自有人操持,區區六藝經傳,長公主若不願,不學也罷。”
這番話表面看是對她的維護,將她捧做掌上明珠般,實際上卻給晏華予拉了不少仇恨。
而皇帝也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