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5 頁)
“那座小山下一定有村落。”虯鬚大漢向路左一指,大聲向同伴招呼:“不能再走了,再走就得在雨中睡覺啦;人需膳食馬需草料,天一黑就糟糕。”
那座小山距路約一里左右,有一條小徑通向小山的樹林,雨擋住了視線,看不清樹林前是否有樹落。
一名同伴大慨被雨淋得受不了。首先策馬馳入小徑。一里地一衝便到,看不到村落,卻透過林隙,可看到一角紅牆。
小徑守林而人,原來是通向紅牆的專用小徑。
“裡面有寺廟,妙極了。”虯鬚大漢歡呼雀隊“寺廟接納十方施主,投宿有著落了。”
紅牆,應該是寺廟,難怪大漢歡呼,今晚不必在雨中受罪啦!
可是,牆並非真的紅,而是斑剝的暗紅。寺廟的住持偷懶。那是破敗的表徵,是否是能力招待十方施主,大有疑問。
穿林而入,馳抵山門外,五人怔住了,真不妙。這是久已荒廢的破敗寺院,連山門也半坍了,裡面的幾間殿堂門缺窗坍,院頂半塌,不用猜也知道不可能有和尚駐留,暗沉沉一無所有,要不了幾年,可能連牆垣也不存在了。
半塌的山門,半歪的匾額居然還沒掉落,斑剝的四個漆金大字,依然可以分辨:金剛禪寺。
“至少還可以躲雨。”虯鬚大漢扳鞍下馬失望地說:“今晚沒有食物充飢了,真黴氣。”
“咦!有人。”另一名大漢訝然驚呼。
沒有殿門的殿階上,確是站著一位青衫中年人。五人先前牽著坐騎進入大院子,雨勢過大沒能看清景物,走近了才看清背手屹立,不言不動的青衫中年人形影。
“你們不會把我看成鬼物吧?”青衫中年人大聲說,聲如洪鐘態度友好:“後殿還可以聊避風雨,坐騎可以安頓在破敗的禪房內。自己去找地方安頓,沒有人接待,天晴後再趕夜路,十餘里外可能有村鎮。”
“哦!可能?”虯鬚大漢惑然問。
“對,可能。”中年人點頭:“在下不曾走過這條路想當然而已。”
“尊駕是……。”
“到襄陽,在這裡暫時躲雨,躲了老半天,幸好在下並不急於趕路。”
中年人的青衫是乾的,可知必定是在下雨之前,發覺不妙就前來避雨的,相當幸運。
咱們到南陽。”虯鬚大漢領先牽了坐騎登階:“渾身溼透了,真黴。”
“後殿還有一些避雨的人,最好不要逞強爭宿處。”中年人好意地叮嚀:”諸位都攜有刀劍,帶有兇器的人,必定自認是強者火氣大,一言不會很可能拔刀相向。出門人忍字為先,能忍才能走天下。”
“承若了,咱們不是惹事生非的人。”
“那就好,大家平安。”中年人退在一旁,目送五人五騎進入破前殿。
寺院有三進,格局雖小,依然有章有法,兩側有小型配殿,但大半倒塌難避風雨。大殿屋頂雖有數處崩坍,但仍可安頓,漏雨處不多,偏殿仍很乾燥。
後殿也可安頓,比前面的大殿完整些。
大殿和後殿都可看到有人走動,各佔乾燥的角落安頓,連稻草也鋪好了,顯然打算在這裡過夜。雨勢愈來愈大,今天是走不成了。
五人在大殿的一角安頓,坐騎掛在東配殿裡。東配殿的伽藍菩薩像已經碎了,一片狼藉不能住人。
在雨下濯洗畢,換上乾衣褲,天色不早,殿中幽暗,已有人點起松明或蠟燭。
他們攜有旅行用的摺疊式照明燈籠,也備有松明。安置妥睡具,燈籠在微風中搖曳,光影搖搖,在破殿中倍增陰森感。
他們開始打算找食物充飢,想向其他避雨的人打商量。
在湖廣的精華區旅行,根本用不著攜帶乾糧。湖廣精華區是魚米之鄉,村落鄰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