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新局新事新波瀾(第1/3 頁)
張二牛一家回村後,日子看著是風平浪靜,實則暗潮湧動。這農村啊,就是個是非窩,閒下來的時候,婆娘們就愛湊在一塊兒嘮家常,那嘴皮子就跟裝了馬達似的,叭叭個不停。
村東頭的李嬸和王大媽,沒事就坐在牆根下曬太陽,手裡還納著鞋底。李嬸扯著嗓子就開始了:“哎,你們聽說了沒?村那頭老趙家的小子,前些日子去城裡打工,回來就跟變了個人似的,穿得人五人六的,聽說在城裡掙著大錢了。”王大媽一聽,眼睛瞪得跟銅鈴似的,撇撇嘴說:“哼,掙著大錢?我看吶,指不定是幹啥不正當的事兒呢。就他那德行,小時候偷雞摸狗的事兒沒少幹,能有啥出息?”李嬸附和著:“就是就是,咱村兒出去的人,能有幾個是正兒八經發財的?還不知道在城裡咋折騰呢。”
這時候,張二牛正從旁邊路過,聽到這些話,無奈地搖搖頭。他心裡清楚,這農村人的嘴,有時候比刀子還厲害,能把白的說成黑的。不過他也沒心思去計較這些,現在村裡的發展才是他的心頭大事。
再說這村裡的年輕人,沒幾個能閒得住的。村西的劉二蛋,整天遊手好閒,就愛往女人堆裡扎。這天,他瞅見張二牛家新僱的小保姆小蘭一個人在院子裡晾衣服,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來。這小蘭長得水靈靈的,剛來村裡不久,對村裡的情況還不太熟悉。劉二蛋眼珠子一轉,就湊了過去,臉上堆滿了笑:“小蘭妹子,忙著呢?這活兒哪是你乾的,哥來幫你。”小蘭瞅了他一眼,沒好氣地說:“不用你,你該幹啥幹啥去。”劉二蛋不死心,一邊幫小蘭遞著衣服,一邊動手動腳的,嘴裡還說著不三不四的話:“妹子,你這細皮嫩肉的,在這村裡可惜了,跟著哥,哥帶你吃香的喝辣的。”小蘭嚇得臉都白了,使勁兒掙脫了劉二蛋的手,跑回屋裡去了。
劉二蛋討了個沒趣,卻還在那兒自我感覺良好地笑著。這事兒要是傳出去,村裡又得炸開鍋,可他哪管那些,滿腦子都是些歪心思。
張二牛這邊呢,忙著和村裡的幹部們商量著新建文化廣場的事兒。這建廣場得徵地,雖說大部分村民都支援,但總有那麼幾個釘子戶,就比如村中間的老孫頭。這老孫頭一輩子倔脾氣,說啥也不肯讓出自己那三分地,理由是那塊地是他家的風水寶地,動不得。張二牛和村幹部們輪番上門去做工作,好話都說盡了,老孫頭就是不鬆口。
這天,張二牛又拎著兩瓶酒去了老孫頭家。一進門,就笑著說:“孫大爺,我又來看您了。您看這事兒啊,咱也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村裡的大夥。這文化廣場建起來,以後大夥都有個休閒娛樂的地方,孩子們也能有個玩耍的地兒,多好啊。”老孫頭坐在炕頭上,吧嗒了一口菸袋鍋子,瞪著張二牛說:“二牛啊,不是大爺不給你面子,這地是我祖宗留下來的,說啥也不能讓。你別以為你現在有錢了,就能隨便折騰。”張二牛還是陪著笑:“大爺,您看您這話說的,我哪敢啊。這樣吧,您要是讓出這塊地,廣場建好後,咱在旁邊給您立個功德碑,讓村裡的後輩都記著您的功勞,咋樣?”老孫頭聽了,神色稍微緩和了些,但還是猶豫著沒說話。
張二牛知道這事兒急不得,又陪著老孫頭嘮了會兒嗑,才起身離開。他心想,這農村的事兒就是複雜,要想幹點實事兒,還真得費不少周折。
這邊剛從老孫頭家出來,張二牛就接到了趙芳芳的電話。趙芳芳在電話裡著急地說:“二牛哥,不好了,醫院裡出事兒了。有個病人家屬在醫院裡鬧,非說我們醫生沒治好他的病,是故意的,現在正在大廳裡撒潑呢。”張二牛一聽,趕緊往鎮醫院趕去。
到了醫院,就看見一群人圍在那兒,一個五大三粗的男人正指著趙芳芳和幾個醫生罵罵咧咧:“你們這些庸醫,我爹好好的一個人送來,怎麼就治不好了?我告訴你們,今天不給我個說法,你們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