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頁(第1/2 頁)
一瞧這情形哪裡還能不知曉,指定是有事兒啊。
姐妹們很有眼色地撒開手裡的牌退了出去,一個個臨別前那小眼神兒都充滿了不安。
這下子林詩語可算是明白了,原來一直以來的「溫柔」也只是她自以為的,事實上在旁人心裡她已經是個膽大包天脾氣火爆的悍婦了吧?
「皇上這是怎麼了?」
「高麗!混帳玩意兒!」
第126章
「高麗?」
林詩語的臉色突然變得有些一言難盡。
要說可恨那絕對遠遠趕不上倭子國, 可是吧,這個國家他特別會噁心人。
明明很多文化習俗都來源於種花家,結果呢?偷著偷著還成他們自己的了。
春節是他們的, 端午節是他們的……泡菜、火鍋、古箏、蘇繡、宣紙、中藥、孔子、李時珍及《本草綱目》等等全都是他們的,甚至就連漢字都是他們的。
明明他們古代的王穿的衣服還是來自於明朝帝王的賞賜, 稱作「大明賜服」,被他們借鑑了明朝服侍改一改就成了傳統韓服, 這倒也罷了, 韓服還成了漢服的「祖宗」才是真真離譜。
迄今為止她都想不通, 這個國家的人究竟是怎麼做到能夠如此厚顏無恥的?睜著眼睛說瞎話能說到這個地步也委實是一種能耐, 那臉皮厚的,連秦始皇修的長城都要自愧不如了。
可真真是癩蛤蟆蹦上了鞋面——不咬人它噁心人。
典型的數典忘宗之輩。
「你這是什麼表情?」跟吞了蒼蠅似的呢?
康熙一臉納罕,有些搞不懂了。
回過神來,林詩語就搖搖頭, 說道:「不過是覺得這個國家的人實在是怪厚顏無恥的, 徹頭徹尾的虛偽小人行徑。」
一面念著大明的好,加之曾經跟女真人也發生過戰爭, 故而這高麗對大清其實是打心底仇恨甚至鄙夷的,私底下甚至稱清朝帝王為「胡皇」,迄今為止年號都還在沿用「崇禎」。
倘若能夠表裡如一那還敬他高麗是條漢子, 是對大明忠心耿耿的好附屬,可事實上呢?
當年三藩之亂時高麗幾番猶豫還是沒敢出手相助共同推翻大清統治,後來臺灣鄭軍那場戰爭他高麗還是沒敢幫忙對抗清廷。
但凡與清朝來往交流時使用的都是大清年號, 提也不敢提一嘴「崇禎」,年年納貢不敢懈怠, 尤其這兩年隨著大清的實力愈發強盛, 高麗對待大清的態度也愈發謙卑起來, 全然一副將大清視為宗主國的姿態,絲毫看不見背地裡的那張嘴臉。
嘴裡念著大明,實則也就是嘴上念念罷了,真真是將「表裡不一」「虛偽小人」這八個字展現得淋漓盡致。
康熙是不知道高麗那邊私底下如何罵他和大清的,但是年號這件事卻也瞞不過他的耳目,只不過素來大清對待高麗採取的都是懷柔政策,一直也不曾真正拿到檯面上去強勢逼迫。
只是萬萬沒想到,懷柔政策卻養出來一條白眼兒狼。
「朕方才收到訊息,高麗竟敢私底下悄悄給老毛子傳遞大清的情報!簡直是混帳!狗膽包天的叛賊!」
面前的桌子被他砸得砰砰作響,麻將都蹦躂著掉落了好幾塊,那臉陰森森黢黑黢黑的,渾身上下都散發著一股戾氣。
「竟也是直到如今朕才知曉,原來高麗棒子竟一直以來都有個什麼燕行使在大清偷竊情報!可見這幫子混帳從始至終都不曾真正將大清當作宗主國,更甚至對大清心懷逆反之意!該死!」
「給老毛子傳遞情報?」林詩語也傻了,「好端端的他們這是吃錯了什麼藥?怎麼就跟老毛子勾搭上了?若是當真對大清心懷逆反,當年三藩之亂時那樣大好的時機他們早幹嘛去了?等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