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章 放餌(第1/2 頁)
“我最近忙著完成畢業論文,對香港那邊情況沒有做過詳細瞭解。我家是1949年去香港的,當時大陸爆發了內戰,上海許多人都逃到了香港。
我父親在一家紡紗廠負責機械維修,老闆決定把機器移到香港重新辦廠之後,我父親就帶著媽媽一起去了香港。
他雖然和包俞剛先生是同鄉,但要說和‘永寧商幫’的關聯,唯一認識的應該是安之介先生。
父親工作的紡紗廠在香港只辦了三年,就因為經營不善倒閉了。他後來到了安之介先生開辦的中南紡織廠上班,至於包俞剛先生就不認識了。”林思卿解釋道。
“自從rb經濟在五、六十年代成功崛起之後,亞洲又在七十年代誕生了韓國、香港、臺灣、新加坡,這四大以出口為導向的新興經濟體。
我對其他三個地區的證券市場沒有太多瞭解,但對香港股市卻進行過一些研究。在經歷了1973年史無前例的股災之後,香港股市進行了多年的調整,從1979年開始又進入了新一輪的景氣週期。
今年年初,香港股市受原油價格上漲、銀行業加息、政府計劃上調利得稅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恒生指數從963點的高位,一度下跌到738點。
但隨著香港出口貿易的持續強勁表現,恒指迅速收復失地,現在已經漲回到了910點。我覺得在美國經濟即將陷入衰退,美股表現疲軟的情況下,美林可以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香港這樣的新興市場。
我這段時間正在重點研究九龍倉這隻股票,這是一隻被明顯低估的股票。香港地少人多,土地供應緊張,房價昂貴,我想在香港長大的艾米應該深有體會。
希爾,你可以讓她幫你搜集一些資料,九龍倉作為香港老牌的英資公司,最近這些年逐漸從碼頭倉儲公司向地產公司轉型。
它持有大量土地資源的價值,卻還沒有被香港資本市場所重視,是一塊還未被眾人所發覺的價值窪地。
而公司大股東和二股東對於企業的控制權,正在展開激烈的明爭暗鬥。九龍倉的大股東包俞剛先生,是享譽世界的船王。
但是航運業在經歷了七十年代的興盛之後,全球各大船東大肆擴張船隊,已經形成了嚴重的運力過剩,疊加美國的經濟衰退,可能導致嚴重的船災。
包俞剛先生顯然提前察覺到了危機,於是果斷選擇了棄舟登陸,而他看中的目標正是九龍倉公司。
雖然包氏家族是九龍倉的大股東,但公司的實際控制權卻還在二股東置地公司手中。
置地不但本身是香港規模最大的地產公司,其背後的母公司怡和洋行,還是香港最具影響力的英資集團之一。
隨著香港樓市同樣進入景氣週期,九龍倉的價值正越來越大。所以無論是包氏家族,還是怡和集團,都不可能做出退讓。
兩者圍繞九龍倉的最終控制權,必將展開一場慘烈的廝殺。希爾,你懂的,九龍倉的股價很快就會飛到天上去!
要是我手裡有足夠多的資金,一定會all 買入九龍倉的股票。希爾,你恰好是股票分析師,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圍繞九龍倉這個案例,寫一篇關於香港股市的投資報告,相信一定能給你上司,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周陽總算完成了自己今天來酒會的目的,就是找主辦方美林銀行的人,推銷九龍倉這隻股票和處於牛市中的香港股市。而相同的事情,他在過去這段時間內,已經幹了五六次了。
九龍倉可謂是後世網路重生小說中,非常熱門的一隻股票。豬腳門只要重生回七十年代末的香港,大機率會靠這隻股票賺取第一桶金。
作為某點網的高階,周陽多次在不同的小說中,看到類似的情節之後,對包俞剛氣吞九龍倉這段情節,可謂是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