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第2/3 頁)
架,架下兩變各種著月季和牡丹,冬暖夏涼環境好,本是老太太特意為長孫女佈置的,這會兒大姑奶奶出門子了,這屋子也別空著,喏,留給她親妹妹六丫吧。四姑娘宜珂和七姑娘宜珞分別得了更後面些的萍香閣和知樂軒,同樣是三開間的宅子卻不如宜珈的舒適,離著主屋也遠了些。宜珈難得感慨了下,作為嫡女還是很有優待的,起碼每日晨昏定省少走好多路啊,又可以賴一刻鐘床了,哦也!
曬書日並不需要宜珈親手做許多事兒,不過是跟著祖父祭祀祖先後,象徵象徵曬基本古籍罷了,接下來她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偷懶了‐‐仔細看著書,別被風颳了或是被人偷了!於是乎,宜珈小朋友這會兒正端坐在半月齋前發呆,額,不,盯梢!
時光荏繞,兩年時間倏忽而逝,大姑奶奶出嫁的熱鬧場景好似就在昨日,一閉眼宜珈就能看見笑顏盈盈的大姐姐,可如今那個背影纖細,弱質彬彬的大姐姐已是一個一歲孩童的母親。孟老太太升格做曾外祖母了,謝氏搖身一變成外婆了,再看看自己,歲的孩子現在有人得稱呼她姨了?!
還記得邊關派來的加急信送到孟府時,先是給老太爺過目,親生爹媽二爺夫婦都得靠後站,謝氏再著急也得繃著。等老太爺看了兩遍,笑容滿面的將信遞給老太太接著看。老太爺縷縷鬍子,朝二爺點點頭,&ldo;大丫頭生了個小子。&rdo;
二爺長舒一口氣,臉上帶上了笑容,回他父親,&ldo;大姐兒是個有福的。&rdo;父子倆把酒言歡去了。謝氏的心放下了一半,另一半兒還吊著呢,你們就知道兒子,我閨女可還好?!
老太太拿著紙來回看了好幾遍,看的謝氏都快爆青筋了才把信紙遞給謝氏,謝氏一目十行,唔,母子均安。
&ldo;阿彌陀佛,大姐兒可算是過了這關。&rdo;老太太持著佛珠,雙手作揖朝天拜了拜,養了這麼多年的孫女如今喜得貴子,老太太打從心眼裡高興,臉上的褶子都平了不少,&ldo;我這就去佛堂給菩薩上上香,多虧菩薩保佑大姐兒母子。&rdo;老太太推開上來扶她的僕婦,腿腳格外有力的往禮物走去。
謝氏捏著信紙手都有些抖,眼睛裡不住的想往外冒水,女兒遠嫁邊關,頭回生產,身邊一個親人都沒有,謝氏心裡是及愧疚又心酸。如今得知大女兒平安生產,還一舉得男,二奶奶心裡真是比吃了蜜還甜,摺好信紙貼身收著,謝氏擦擦眼角,抖擻精神,通知宜珈開樓搜刮百日禮去了。
宜珈跟著謝氏又去了百寶樓,看著二奶奶左手拿著長命鎖說要保佑外孫長命百歲,右手指著玉筆洗說著外孫將來文韜武略,宜珈心裡暖暖的,剝下高雅富貴的外殼,謝氏也是個心疼女兒喜愛外孫的普通母親。忽略自己突然長了輩分這個事實,宜珈興高采烈的加入謝氏,一同給小外甥挑禮物去了。
&ldo;娘,我看這匹金絲團雲錦緞給外甥做襁褓一定很好看。&rdo;
&ldo;啊,那塊如意紋玉佩小外甥帶了肯定特別相配。&rdo;
唧唧呱呱,母女倆像買菜似的,使勁往籃子裡仍稀世珍品。
二房歡天喜地,大房就沒那麼高興了。由於老太爺之前定下規矩二姑娘得到大姑娘出門一年才得嫁娶,是以大姐兒的喜訊傳來時恰巧遇上宜琬出嫁前夕。宜琬得知這個訊息的時候,正呆在屋裡為繡活做最後潤色,丫鬟來報喜信兒時,宜琬愣了愣,隨即從抽屜裡取出碎銀打賞,面上掛起笑容嘴上說著恭喜的吉祥話,待丫鬟走了,宜琬臉上還是掛著淡淡的笑容。貼身丫鬟楊綠看著心疼,輕聲勸道,&ldo;姑娘,別笑了,楊綠知道你心裡難受。&rdo;
宜琬呆呆的看向楊綠,一下子淚珠就從眼眶裡滾落,&ldo;這到底是為什麼呀…&hel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