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2/5 頁)
劍意從中散發,令人不敢直視。配上一身威武森嚴的錦衣衛校尉飛魚服,地獄餓鬼般的漆黑麵具,嶽不群此時的身形氣勢已然無限逼近傳說中錦衣衛那凶神惡煞的朝廷鷹犬形象!
夜色如墨,月華朦朧。
從莆田通向福州的官道上,刀光棍影閃爍激盪,吐氣開聲的呵斥不絕於耳,十多個人分成兩撥廝殺正酣。
離此不遠的山坡上,嶽不群藏身在一塊兩人高的巨石後,靜靜的觀看著場中的激鬥。
從這些人的服飾看來,其中一方六人,光頭僧衣,手持戒棍,明顯是一群壯年和尚,而且他們的棍法很有幾分少林武功的影子,進退之間又頗具軍陣風格,殺氣騰騰,嶽不群用腳趾頭想都知道,他們只能是莆田少林寺的武僧,還很可能參與過戚繼光的平倭之戰。另一方八人,老少皆有,衣飾雜亂,但或多或少都有東瀛風格,手中的武士刀更是無需多言,他們正是被戚繼光剿殺了的大股倭寇中,那些僥倖逃脫的高手。
不過,倭寇一方雖然每個人的武功都不差於武僧,還比武僧一方多了兩人,但卻一直沒佔到上風,恐怕雙方還有的僵持。究其原因,看六個武僧那配合嚴密的陣勢,已然將少林嫡傳的羅漢棍陣與戚家軍的鴛鴦陣融合為一,進退變化,攻防格擋,無不精妙無間,反之倭寇不僅個個皆是殘忍狠辣之徒,平日相互之間就廝殺暗算不絕,更屢有以下克上,篡位噬主之事,因此倭寇高手雖然個個武功兇悍,招式老辣,卻偏偏極少相互配合作戰,面對武僧們緊緊團結的陣勢,直如狗咬刺蝟,不僅沒能佔到便宜,反而被屢屢擊退,勞而無功。長此已久,一旦倭寇們攻勢疲緩,定然會被武僧們趁機反殺,繼而一舉擊潰···
默默注視這場群毆的嶽不群卻對倭寇們的下場不怎麼在意,只希望他們多多施展些東瀛劍道的精妙招式,讓他一飽眼福。倒是武僧們施展的棍法,竟然極為有效的屢屢破去倭寇們狠辣迅捷的劍術,也漸漸引起嶽不群的興趣,將之納入觀摩範圍。
以嶽不群的眼光看來,武僧們的棍法原型正是少林羅漢棍、達摩棍法無疑,但這些佛門棍法雖然流傳已久,招式精巧,用來應付單打獨鬥的江湖較技尚可,但若以之沙場斃敵則不免有所不足,不夠犀利狠辣。而武僧們此時的棍法不僅招式簡單實用,而且還似乎融入了些許沙場槍法、茅法,出手間如龍噬蛇絞,殺氣騰騰,顯然經歷過沙場廝殺的驗證和完善。
若是武僧們與倭寇殘餘高手的爭鬥都如同場中這般局面,嶽不群可以斷定,三年五載之內,福田少林寺就能夠徹底滅殺掉所有殘餘的倭寇高手,替戚家軍平倭之戰完美收官。到那時,福田少林寺自然聲勢日盛,肯定會趁機壓服廣東至江浙一帶沿海省份被倭寇禍害得不輕的武林勢力,南少林之名自此實至名歸!甚至嶽不群隱隱猜測,笑傲原著中,林家的福威鏢局很可能也是林震南在福田少林寺剿殺完倭寇高手之後,才在江湖勢力空虛的福州落戶壯大···
大約兩柱香過去,官道上激斗的形勢也漸漸明朗,相互之間心有芥蒂的倭寇們終究不可避免的落入下風,縱然其中的兇悍之輩不甘的連連怒吼發力,狠狠的搏命進攻,卻也難敵眾僧合力,只落得一身棍傷,狼狽而退。
困獸之鬥!嶽不群看得連連搖頭,不經意間看到戰團邊緣處一道奇怪身影的動作,卻不由微微一頓。
那人身形矮瘦,竟全身黑衣蒙面,只露出一對精光灼灼的眸子,背後繫著一個長條狀的包裹,雙手各執一柄武士刀,一長一短,一攻一守,看似善使二刀流一類的劍道。但嶽不群精研東瀛劍道不少時日,已經頗有心得,自然能夠看出那人的二刀流劍術頗為不倫不類,顯然就像嶽不群自己用錦衣衛的繡春刀一樣,二刀流只是那黑衣人臨時拿來應景的武功,而絕非他本身最擅長的武功!
眼看倭寇一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