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移民廳來電與紅毛吃風樓(第3/3 頁)
逛完花花市場出來,看時間還有點早,唐馨怡問道:“凡,你植物園去過嗎?”
“植物園當然去過!”
“植物園邊上有幾棟我們新加坡很有名的黑白洋房,知道嗎?”
“這還真不知道!”
“走,我帶你去那裡走走,那裡的風景很特別,值得一去!”
唐馨怡口中的黑白洋房在新加坡又叫黑白屋,在新加坡屬於珍稀保留老建築。這些房子均建於新加坡歷史上的英國殖民時代,隨著萊佛士登陸新加坡後建成的,時間大約在1898年至1941年之間。
當年這些黑白洋房是英國為殖民時代的英軍官兵及公務員建造的。這些黑白屋有的是當年的英軍兵營,有的是英國殖民政府的高官權貴住所。這些黑白洋房的老房子一般佔地面積都很大,風格獨特,環境優美,大多一層架空,只有二層居住,分佈在新加坡全島多地。
新加坡植物園是新加坡首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一個熱帶島嶼繁茂的縮影,結合了原始樹林和專業花圃,擁有兩萬多種亞熱帶、熱帶的奇異花卉和珍貴樹木。
在枝繁葉茂、鳥語花香的新加坡植物園邊上有兩棟很漂亮的黑白洋房。
唐馨怡帶著李曉凡來到格洛擴充套件地gallop extension,這兩棟漂亮的黑白洋房就展現在他們眼前。
唐馨怡介紹這棟五號黑白屋建於1898年,是新加坡目前留存的最古老的黑白洋房,在1939年至1999年曾是法國大使館辦事處。
邊上有一棟七號黑白屋建於1906年,和五號黑白屋同期為法國大使官邸,現已改為植物藝術畫廊。
黑白屋是一種在熱帶殖民地區獨有的結合英國“都鐸式”建築風格,以白牆黑窗為主,配以高敞的紅瓦屋頂,寬大的迴廊,高天花板,高百頁窗,有著良好舒適的自然通風以適應新加坡熱帶與季候風的氣候。它的窗戶迴廊上也掛有獨特的黑白相間的竹簾,這是黑白屋的標配,看上去很漂亮。
黑白屋前有參天大樹,正前方有巨大草坪。
倆人閒庭信步後在樹蔭下的草坪上席地而坐,此處視野開闊,藍天白雲,徜徉於鳥語花香之間,讓人身處其中不禁感到心曠神怡。
唐馨怡躺在李曉凡的懷裡,問道:“凡,考你一下,為什麼眼前的這些黑白洋房大多一層架空,只有二層用來居住?”
“這樣有利於通風唄!”
“錯!因為這些黑白洋房建造時候,還是當年的英國殖民時代,那還是一個馬車盛行的年代,有的佔地面積大的黑白屋從大門到屋子還有長長的車道……”
“哦,原來這樣啊,又學到新知識了!”
“再考你一個問題,以前我們新加坡當地的華人叫這些黑白洋房為‘紅毛吃風樓’,你知道為什麼嗎?”
“啊,紅毛吃風樓?紅毛應該就是洋人的意思。吃風?難道說因為一樓架空通風,洋人喜歡坐在一樓吃風,乘風涼?”
“哈哈、哈哈!”聞言後,唐馨怡笑得在李曉凡懷裡花枝亂顫,“凡,你這個大笨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