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第1/2 頁)
兩國雖然沒有正經派出使者商議過什麼,但是到目前為止,他們的配合一直很默契。
這默契一旦打破,就不再是他們兩國一起合圍大金,而是三國之間的混戰,到時候誰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誰也不知道如今是仇敵的南燕與大金會不會共同調轉矛頭來攻打他們大梁。
主戰的官員還想再說什麼,被季淮安攔了下來。
&ldo;還是問過陛下之後再說吧,貿然出兵若是惹下什麼禍端,咱們都擔待不起。&rdo;
那人見他開口,這才將嘴邊的話嚥了回去,點點頭給京城的魏弛寫了摺子。
好在魏弛並沒有因為一時的勝利沖昏頭腦,很快回了訊息,讓他們不要與南燕交惡,駐守在原地就好,以蘅水為界和南燕互不侵擾。
這個駐守指的自然是讓朝廷兵馬駐守,而不是鎮安軍。
鎮安軍在戰事一結束就被要求立刻撤回朔州,路上不得耽擱,否則軍法處置。
&ldo;這磨還沒卸下來呢就急著殺驢了。&rdo;
有人私下裡笑道。
&ldo;呸!你是驢我可不是!&rdo;
一旁的同袍笑罵。
但說歸說,他們還是用最快的速度回到了朔州。
不是因為朝廷的命令,而是因為魏泓是這麼交代的。
……
鎮安軍勢如破竹攻打大金,朝廷一邊因他們的勇武而振奮,一邊又堤防著他們受秦王慫恿反噬朝廷的時候,魏泓正在莊子上悠閒地帶著姚幼清學鳧水。
他原本是打算帶姚幼清直接在河裡學,但因為之前姚幼清問他會不會被人看到,他左思右想之後還是決定讓人在莊子上挖了個池子。
這池子寬十餘丈,引山上活水灌入,周圍全部用圍牆圍了起來,只有一面留了扇拱門。
姚幼清在這裡鳧水,絕不用擔心被人看去。
池子挖好之後天也暖和了,他就帶姚幼清去莊子上暫住了一段時間。
姚幼清剛看到池子的時候好一陣興奮,可是等到真的下水學,就沒那麼高興了。
學鳧水沒有不嗆水的,縱然魏泓保護的再周到,她還是嗆了好幾下。
她再一次被嗆到的時候,魏泓拍著她的背皺眉道:&ldo;別學了,反正學了也沒什麼用。&rdo;
這年頭學鳧水的要麼是生活在江河邊的人,要麼是他們這樣行軍打仗的人,姚幼清哪個都不佔,純粹是一時好奇起了興趣罷了。
既然是興趣,學不學都無所謂,反正她平日裡身邊都有人跟著,不會發生什麼意外落水的情況,即便真的發生了,也有會水的下人第一時間營救,出不了事。
姚幼清搖頭:&ldo;我想學,當初……當初我大哥就是不小心溺死的,雖然我知道自己不一定會遇到這種事,但是學會了總歸沒什麼壞處嘛。&rdo;
&ldo;而且王爺特地給我建了這個池子,我若不學的話豈不浪費了?&rdo;
魏泓對他兩位兄長的死略知一二,聞言點了點頭,輕撫她的頭頂。
&ldo;堅持不下去的話就歇歇,慢慢來,我們在這住幾個月,總能學會的。&rdo;
但姚幼清最後並沒有學這麼久,沒幾天就掌握了要領,可以讓魏泓鬆手自己遊一段了。
半個月後便如同水裡的魚般自由自在,能一口氣從這頭游到那頭。
魏泓跟她一起在莊子上住了約莫一個月,這才在她生辰的前幾日回到了王府。
回去的原因是李泰夫婦讓人送來訊息,說要從倉城過來給姚幼清慶生。
&ldo;這也太麻煩伯父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