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第1/2 頁)
段祺瑞揚眉吐氣地回到北京。對德絕交案,黎元洪自然只有蓋印,國會也迅速透過。
然而段祺瑞還要對德宣戰。1897年,德國強租膠州灣,並把整個山東劃為了它的勢力範圍;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6月爆發後,日本向德宣戰,奪取了德國在山東的特權。段祺瑞看準協約國必勝,力主參加這場大戰,德國敗後,中國就可做為&ldo;戰勝國&rdo;從日本手裡收回山東權益。支援中國參戰、允諾提供軍費借款給中國的日本,可能沒想到段祺瑞肚子裡還有這個主意。
對德絕交已讓總統府和國務院鬧翻了天,對德宣戰更是狂瀾迭起,直接造成了張勳的復闢良機。
跟美國關係密切的黎元洪首先不同意宣戰;國會也不同意宣戰,在議員們看來,中國幹嗎要趟歐洲那個混水,中國又哪裡是去打世界大戰的料?搞個絕交就不錯了;各省軍閥也不同意宣戰,因為他們最怕要調自己的兵上戰場,會削弱自己的實力。
段祺瑞不怕黎元洪,也不怕國會,但他怕得不到軍閥們的支援,槍桿子不同意才真玩完。因此他緊急召開督軍會議,全國十個省的督軍和其他省的督軍代表到會。段祺瑞在會上面授機宜:所謂宣戰,其實不用出兵,只要派些勞工去歐洲就可以了,協約國勝利後中國就是戰勝國,很討便宜;而且,參戰期間,各位將軍還可以藉此機會壯大自己的軍隊!
各省軍閥對此當然十分高興,態度一下由反對宣戰變為支援宣戰。在段祺瑞的操縱下,他們組成&ldo;督軍團&rdo;,向黎元洪和國會施壓。
黎元洪先前在拖延對德絕交案時藉口&ldo;要統一全國軍人意見&rdo;,這回軍人真的提出&ldo;意見&rdo;了,可不合他的意圖,就又對軍人干涉外交事務震怒不已。他在總統府對前來鼓動宣戰的督軍團吼道:&ldo;宣戰媾和是大總統的特權,你們責在守土,不許侵犯大總統的特權!&rdo;
可黎元洪畢竟是紙老虎,抵擋不了軍人的攻勢,5月6日,只好在議案上蓋印,然後寄希望於國會否決。
國會這一關,如果段祺瑞妥加布置,透過不太困難,段祺瑞本已開始疏通國會,回答了議員&ldo;中國參戰是否因為日本給予借款&rdo;等質詢。不料段祺瑞的手下傅良佐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像袁世凱選大總統時組織&ldo;公民團&rdo;圍攻議員一樣,傅良佐在段祺瑞不知道的情況下也搞了個&ldo;公民團&rdo;!這些&ldo;公民&rdo;情緒激動,包圍國會,搖著旗子喊著口號要求宣戰,段祺瑞看見時還以為是真的,十分滿意。也許是賞錢給得夠多,&ldo;公民團&rdo;非常賣力,甚至衝進會廳,激起了議員的極大憤慨,當即宣佈休會,以示抗議。
督軍團在國會碰壁,惱羞成怒之下,聯名要求解散國會。對這一公然挑戰根本國法的跋扈無理行為,黎元洪強硬了起來,一口拒絕,宣佈:&ldo;不違法,不戀棧,不怕死!
眼看黎元洪已退無可退,卻似乎是老天助他,這時發生了一個轉折:英文《京報》披露,中國如對德宣戰,日本就提供中國一億元的軍事借款!段祺瑞在回答議員質詢時本已將此傳言否定,這一下輿論譁然,老段被送到了風口浪尖;接下來,又一有利於黎元洪的事發生‐‐長江巡閱使、十三省大盟主張勳明確表示,隨時奉黎大總統之命入京,維護治安。
段祺瑞正狼狽不堪,又得到張勳的效忠,受夠了欺負的黎元洪腰桿立時硬了起來,他決心摸一把&ldo;北洋之虎&rdo;的屁股。5月23日,黎元洪連下三道命令,宣佈免去段祺瑞國務總理兼陸軍部長的職務,任命前清重臣、原雲貴總督、李鴻章的侄子李經羲為代理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