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全線攻擊(三)(第1/2 頁)
彼得羅夫見狀,一邊求援,一邊抽調兵力反擊,試圖奪回納雷什基諾,可惜失敗了。隨著彼得羅夫的防線不斷抽調兵力,被漢斯國第4集團軍全線突破奧卡河。
葉廖緬科這才意識到事態嚴重,不過,他並不灰心,將布良斯克的預備29集團軍派去解圍。由於莫斯科支援的坦克送達,布良斯克方面軍是沒有機械化部隊的,僅有三十多輛方面軍直轄坦克營。
這樣的配置,在漢斯軍面前,很難起到作用。
在蘇軍29集團軍出發後,就被漢斯國偵察機看到,將情報報告給集團軍群司令部。博克得知後,讓克盧格和霍特加速圍殲奧廖爾的蘇軍,再回頭吃掉葉廖緬科。
戰至26日中午,彼得羅夫的50集團軍全軍覆沒。此時,蘇軍29集團軍才急行軍趕到,但為時已晚,選擇就地防禦。
也在26日中午,天氣好轉,協約國北方集團軍群在伊爾門湖空軍基地戰機的支援下,向加里寧發起突然攻擊。
空軍航程有點遠,不過,能保證制空權不斷就行。
莫斯科方向,蘇軍的飛機趕來支援,雙方進行空戰。地面上,伊軍第3集團軍第4、第15步兵軍在加里寧東北和西北方向的伏爾加河段強攻登陸。
加里寧段的伏爾加河寬度在200米以上,最寬的地方500多米。加里寧城西段比較窄,城東段比較寬。
第4步兵軍四個師在20公里的城西河段實施強攻,打得省力一點。重炮師、重坦炮、各師炮兵先炮擊河岸的防禦工事和堡壘。重炮師的兩個203毫米重炮團,96門火炮,將蘇軍的堡壘和工事無情地摧毀。其他炮兵團則是攻擊步兵陣地,殺傷蘇軍步兵。
一個小時後,第4步兵師的幾個突擊營透過快艇,率先上岸,建立岸頭陣地,並用火力阻止蘇軍反攻。而後,其他三個師的突擊營也上岸,掩護其他部隊渡河。
在幾個團過河後,伊軍發起攻擊,將蘇軍趕離渡河點。
蘇軍不甘示弱,集中數百門火炮,對登陸的伊軍進行炮擊。蘇軍炮兵陣地暴露後,伊軍重炮師調轉炮口,根據偵察機和炮兵觀察手分析得出的方位,對蘇軍炮兵陣地進行還擊。不僅如此,轟炸機直奔蘇軍炮兵陣地而去。不過,加里寧有大量的防空炮,對伊軍戰機形成不小的威脅。
雙方激戰四個小時,蘇軍的反擊宣告失敗,被反推到兩公里,失去制高點。激戰中,伊軍的步兵浮橋和坦克浮橋搭建完畢。
下午四點,伊軍三個裝甲軍透過十座浮橋渡河。迪亞斯親自指揮第1、3、9裝甲軍迂迴包抄,將蘇軍西部防線的26集團軍攔截成一片又一片。
大量的新兵沒有經歷過殘酷的戰場,在恐懼心理下,向莫斯科方向逃竄。包圍圈中的蘇軍,則選擇投降。
三個裝甲軍的威力,足夠吞噬蘇軍加里寧方面軍。當然,由於華西列夫斯基的努力,大量的反坦克戰壕和防禦工事群,遲滯了伊軍的速度。
想要一一拔掉這些障礙,要花時間。
迪亞斯和奧爾特加決定先搶奪機場,趁夜色建立陣地,等著蘇軍援軍,第二天一鍋端了。在第15步兵軍的努力下,城東段也成功渡河,第4、第5裝甲軍越過400多米的伏爾加河,衝向蘇軍36集團軍陣地。
華西列夫斯基嚴令26集團軍向城區退守,可他的命令根本無法傳達,因為26集團軍司令部被打掉了。
華西列夫斯基接到一個又一個的壞訊息,實在扛不住,直接給斯塔林發電報,加里寧危機!
北方集團軍群的快速,讓蘇軍統帥部措手不及。斯塔林和沙波什尼科夫均認為,華西列夫斯基至少能堅持數天,在即將失守的時候,統帥部再增兵,消耗伊軍。
兩人都沒想到,伊軍打法簡單粗暴,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