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第1/2 頁)
第20章 關懷備至
粉絲只是喜歡而已。
如果不是因為喜歡,誰會因為廣告而不是因為產品掏腰包?
江秋十沒打算得罪粉絲和圈內人。別的人能夠高高在上指責所有追星花錢的腦殘粉,批判商家割韭菜,唯獨藝人本人不可以。
要真說那麼絕,以後自己接廣告時不是自打臉?粉絲買還是不買?
於是乎……換個角度,為粉絲經濟正名。
按照所有人的預想,粉絲經濟本應側重於「粉絲」,繼而延伸到「粉絲與偶像」,但是這樣說下去非常容易被拿來大做文章。
江秋十另闢蹊徑,把重點放在了「消費方式上。
「將粉絲經濟定義為因為喜歡而消費,這樣來看就要簡單很多。情緒也是需求的一種,它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種無形的商品。當然,很多人有更確切的說法——叫花錢買快樂。」
「和我們生活中普通消費一樣。因為飢餓所以去購買食物,得到了食物,滿足了生理需求,商家得到了利益。這是通常而言的雙贏。
以此推論,粉絲經濟也只是普通商品經濟的一種。顧客購買相關商品,得到了商品,得到了滿足感,商家和明星也都獲得利益。明星在這樣一條消費鏈裡,起到的作用……」
他沉吟一秒,說:「明星充其量就是個招牌。」
「用各種營銷方式吸引顧客眼球,和用明星吸引粉絲眼球使他們變成顧客,沒有太大區別,明星也只是吸引顧客的一種手段……」
「人們為了自己的需求而消費,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
況且,粉絲經濟並不僅僅體現在偶像與粉絲之間,粉絲經濟其實是隨處可見的。對同一件事物喜愛情緒使一部分人產生粘合性,群體促使他們更容易產生衝動。這個事物,可以是一個人,可以是一處旅遊景點,可以是一個品牌……」江秋十舉起手中麥克風的標牌,「也可以是一檔綜藝節目,就像我們現在所參與的[我們一起思考],臺下應該都是這檔節目的粉絲吧?」
猝不及防的廣告,令人忍俊不禁。不少觀眾唱反調:「不是!」
周舟舉手,拿起話筒冷靜發問:「節目組給了你多少廣告費?」
江秋十:「節目組說錄製完之後讓你們請我吃飯。」
觀眾席上的笑聲更大了。
周舟敗下陣來。
江秋十:「剛剛說不是節目粉絲的,我現在拍賣這個能夠和幾位主持一起共進晚餐的名額,有人需要嗎?」
氣氛立刻變得熱烈,一片鬼哭狼嚎中夾雜著幾個女孩們更加響亮的尖叫:「不要!我想和你吃飯!」「我們要江秋十!」「我想吃你!」
聞道先嘆氣:「見異思遷哪……好過分。」
觀眾樂得看他們互相攻擊。
康永林看熱鬧不嫌事兒大,拿起話筒嚴肅臉:「出於某種不方便描述的因素,我們一致決定收回這個名額。」
江秋十瞠目,無奈搖頭:「過河拆橋啊……真心酸。」
但是臺下並沒有人同情他,反而是一陣又一陣竊笑,細聽會發現她們開心極了。
江秋十輕咳一聲,把話題扯回來:「剛剛康老師就給我們做了個很好的理性消費示範,不盲從,不浪費。當然,作為被放鴿子的我本人還是有一點難過的。」
餵你難過倒是做出點難過的表情啊!這麼浮誇的嘆氣真的大丈夫?一點都不像遺憾反而像逃過一劫的慶幸好不好!
「ok、ok,可以了,讓我們回到正題。」
他望著臺下觀眾,略微放慢了語速:「我一直以為,粉絲經濟,和其他消費沒什麼不同,不必要提倡攀比,不應當被貶低鄙薄。這就是我對粉絲經濟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