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一統(第1/2 頁)
適齡兒童經由鄉鎮學堂、縣學堂,府學堂,至國子監。國子監分為文監院和武監院。
考試合格者升上一級學堂,至國子監為止,其後參加皇帝主持的科舉考試。
科舉考試製度設立文舉和武舉工作,由皇帝總攬,內閣總制,不再允許文官把持科舉出現。
文舉不再以儒家為重心,而是明經、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數學)、史、禮、道等多種科目,考試內容有時務策、帖經、雜文等等。
武舉除了基礎的文舉課程,還需要參加各類武道基礎的力量,速度類測試和兵法,騎馬,射箭類考試。
考試透過之後,文武除非特別優秀者,由皇帝特旨任用,其它人等,一律由鄉鎮吏員起步,然後經縣衙六房其中之一,往上晉升,不再直接擔任地方主官。
不下基層,不熟悉民生,不懂庶務,不經歷地方者,不得入六部,軍部,內閣為官。
前三年用於培養貧苦人才和寒門人才的速成班,現在已經開始逐步取消,以後將會徹底取消,轉由學校培養人才。
而經過五年的發展,又有武道高手和軍隊鎮壓,南方各大世家門閥,已經開始適應新的制度,並開始積極參與。
隨著天下形勢逐步明朗,各類人才不斷向南方傾斜,人才呈現井噴式發展,各類文武人才不斷抓住這最後的南北之戰的機遇湧現。
此時揚州新“明”已經擁有陸軍四十五萬,水軍二十萬,各類積累熟悉政務的文武官吏八萬餘人。
可以說南方此時已經做好了由南統北的一切準備,只是因為“高築城,廣積糧,緩稱帝”的策略,以及嶺南宋氏的問題沒有解決,所以南方一直在自行發展,還沒有開始攻略北方。
此次青魚迴歸,趙東陽下一步就是親上嶺南宋氏山城,等到解決宋宋氏合流問題之後,發兵北伐,兩年內徹底結束亂世。
聽到李司長的不斷介紹,其它人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跟隨而來的六部官吏,宋氏兄妹等人,都是與有榮焉。
天下大業可期,新朝就將在自己手中創立。而宋氏已經定下未來天下後位,獨孤氏也因為先一步下注,由趙東陽許諾皇貴妃。
…………
青魚躺在躺椅上靜靜傾聽,並不發表意見,隨著李司長話音落下,水榭中只剩下搖椅咯吱咯吱的聲音……
“人才的培養還是要加大,另外通告宋氏和獨孤氏,不必顧及外戚問題,只要有才能的族人都可以建功立業,只要有能力,我們歡迎之至。”
“草原,高麗,扶桑的問題都需要解決,距離近的不說,遠的總需要設立皇族總督府把持軍政,所以沒必要讓他們小心翼翼,我們不怕他們出人才,就怕他們的人才不夠用。”
“趙東陽,你還是要多生孩子才是!”
無視了宋玉致和獨孤鳳羞澀的臉龐,青魚繼續道……
“最起碼要解決神州周邊的問題,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我有預感,這些地方在神州一統之後,肯定會出問題。”
“這或許是它的反擊,也或許是別的搞鬼,總之,一切暗中的老鼠,蹦出來就知道了。”
其他人都是一頭霧水,不知道青魚說的什麼,趙東陽和李司長卻明白,這是大佬一直以來的疑惑,此界的天道一直有問題。
看來大佬此行洛陽收穫不小,已經有了猜測,幾人想道。
搖搖頭不去多想,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上面的事,有大佬去解決,大佬都沒辦法,自己這些小蝦米肯定更沒辦法。
等幾人回過神來,青魚繼續道……
“而且等天下平定,那些文人閒著沒事搞內鬥。不如讓他們向外看,從外取就不會想著對內盤剝了。所以設立皇族子弟,擔任四周番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