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經論篇第六十二(第1/9 頁)
黃帝這大佬啊,真是好學不倦,連針灸的奧秘都要刨根問底。話說有一天,他好奇地問岐伯老師:“我老是聽人說,針灸的時候,多了就瀉一瀉,少了就補一補,這‘多了’、‘少了’到底是指啥呢?”岐伯老師一聽,笑眯眯地說:“陛下啊,這學問可深了,多了有五種情況,少了也有五種情況,您想先聽哪個?”黃帝一聽,眼睛都亮了:“我都要聽,都要聽!”
岐伯老師就開始娓娓道來:“咱們先說說這‘多了’的五種情況吧。首先,是‘神有餘’。哎,你可別誤會,這可不是說誰的精神頭太足了要給他扎兩針洩洩火。這裡的‘神’,是指人的精神狀態、意識活動。如果人過於亢奮,晚上不睡覺,白天還蹦躂得像猴子一樣,那就是神有餘了,得想辦法讓他安靜下來。再來說說‘氣有餘’,這就好比體內有個打氣筒,不停地給身體打氣,讓人感覺渾身是勁,但過了頭就容易脹氣、上火,這時候就得給氣找個出口,讓它平衡一下。
‘血有餘’呢,簡單說,就是血太多了,不是好事哦!比如有些人,臉色總是紅撲撲的,好像喝了酒,其實可能是血液迴圈過快,甚至有點淤血。這時候,就得讓血液流得慢些,別那麼急著往臉上衝。‘形有餘’,那就是身材過於壯碩,肌肉一塊塊跟小山似的,雖然看起來強壯,但也可能隱藏著不健康的隱患,得適當調整。‘志有餘’,指的是意志過於堅定,執著到偏執的地步,啥都得按他的想法來,這可得小心了,容易傷身又傷心。”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連忙追問:“那‘少了’的五種情況呢?”岐伯接著說:“少了嘛,也是這五個方面。神不足,就是精神萎靡,整天像霜打的茄子,提不起勁;氣不足,就是氣虛,說話都費勁,走兩步就喘;血不足,臉色蒼白,頭暈眼花,跟林黛玉似的;形不足,那就是瘦弱無力,風一吹都能飄走;志不足,則是缺乏目標,動力不足,幹啥都提不起興趣。”
黃帝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可是,這些問題都是怎麼來的呢?”岐伯答道:“根源都在五臟啊!心臟管著神,肺臟管著氣,肝臟藏著血,脾臟管著肌肉,腎臟藏著志。它們各司其職,相互關聯,一旦哪個環節出了問題,身體就會失衡。而這些臟腑的功能,都是透過經絡來執行的。經絡就像是身體的高速公路,血氣就是路上的車流。如果血氣不和,就像路上堵車了,百病就會趁機而生。所以,我們針灸啊,就是要守好這些經絡,讓它們暢通無阻。”
說到這裡,黃帝不禁感嘆:“這五臟六腑、經絡氣血,真是奧妙無窮啊!”岐伯笑道:“是啊,陛下。不過您也別擔心,只要咱們掌握了其中的規律,就能對症下藥,讓身體迴歸平衡。比如,神有餘的人,我們可以給他扎一紮‘神門’穴,讓他心神安定;氣有餘的,可以揉揉‘膻中’穴,順順氣;血有餘的,試試‘血海’穴,讓血液流動更順暢;形有餘的,練練瑜伽,拉伸一下肌肉;志有餘的,多出去走走,看看風景,放鬆心情。至於不足的,那就更簡單了,補一補就好了嘛!”
黃帝聽了,哈哈大笑:“岐伯老師,您這一番話,真是讓我茅塞頓開啊!以後,我也要學點針灸之術,好好調理身體,做個健康長壽的帝王!”岐伯也笑了:“陛下有此心,實乃天下百姓之福啊!”
黃帝陛下閒著沒事,就跟他的首席健康顧問岐伯老師聊上了:“嘿,岐伯兄,你說這人的‘神’啊,要是多了少了,會咋樣呢?”
岐伯老師捋了捋他那不存在的長鬍子,慢悠悠地說:“陛下您問得好。‘神’這玩意兒,多了呢,人就跟吃了開心果似的,笑個不停,樂極生悲可不就是反著來嘛;少了呢,唉,那就跟林黛玉似的,動不動就悲春傷秋,淚眼婆娑的。”
黃帝一聽,來了興趣:“喲,這麼玄乎?那要是真這樣了,咱們得怎麼給治治呢?總不能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