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論篇第三十一(第3/3 頁)
飽’,這是熱病初愈的頭等大事兒!”
說到這裡,咱不妨再扯扯家常,讓這古老的醫理也接地氣些。想象一下,假如你是那剛戰勝熱病的小李,心裡正美滋滋的想著:“哎呀,可算好了,得吃點好的補補!”結果,老媽端上來一鍋熱騰騰的紅燒肉,你眼睛一亮,筷子剛要夾,耳邊就響起了岐伯老大夫那語重心長的話:“小夥子,悠著點,身體剛恢復,可不能貪這一時之快啊!”
於是,你放下了筷子,改喝了碗清淡的雞湯,配上幾碟時令蔬菜,心裡那叫一個舒坦。幾天後,不僅身體徹底康復,連精神狀態都好了不少,鄰里鄉親見了都誇你:“看小李這氣色,比得病前還精神呢!”
所以說啊,治病養生,學問大著呢!咱們現代人雖然科技發達了,但老祖宗的這些智慧啊,還是得好好學學。別小看了那些看似簡單的飲食起居之道,它們可是咱們身體健康的基石呢!下次再有誰問你:“得了熱病咋整?”你就可以拍拍胸脯,笑眯眯地說:“嘿嘿,這事兒啊,得聽岐伯老大夫的,清淡飲食,適度鍛鍊,保準藥到病除,不留後患!”
黃帝又開始了他的“十萬個為什麼”模式,這次他好奇的是關於那些被雙重寒氣侵襲的倒黴蛋們,他們的脈象和病情會是怎麼一番景象呢?岐伯老先生,這位古代醫學界的“度娘”,自然是胸有成竹,緩緩道來。
“陛下您問得好!那些不幸被雙重寒氣找上門的傢伙們,第一天可就慘了。您想啊,太陽經(巨陽)和少陰經同時遭殃,那可不是鬧著玩的。太陽經一病,頭就開始嗡嗡作響,跟被孫悟空的金箍棒敲了似的;少陰經一亂,嘴巴幹得像沙漠,心裡還煩得跟貓抓似的,滿肚子不舒服。這感覺,就像是同時被曬得頭暈眼花又渴得要命,還得忍受內心的煎熬,簡直是‘冰火兩重天’的升級版嘛!”
“到了第二天,情況更是雪上加霜。陽明經和太陰經也加入了‘病友群’。陽明經一病,肚子就開始鼓脹,像裝了個大氣球,身體還熱得跟火爐似的;太陰經一亂,食慾全無,看著滿桌佳餚都提不起勁,嘴裡還開始胡言亂語,彷彿靈魂出竅,在跟外星人交流呢。這時候的病人,就像是被施了魔法,既餓又熱,還時不時蹦出幾句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第三天,更是不得了!少陽經和厥陰經也來湊熱鬧,這下可好,耳朵聽不見了,就像被按下了靜音鍵;陰囊還縮了回去,整個人跟被雷劈了一樣,直接暈菜了。水也喝不下,飯也吃不下,連人都不認識了,這簡直就是‘人生三大不幸’的集大成者啊!而且,按照這節奏,六天後,哎,恐怕就得跟咱們說再見了。”
黃帝一聽,眉頭緊鎖:“那要是五臟六腑都受了傷,氣血執行不暢,按說應該很快就不行了吧?可岐伯你說還要三天才死,這是為啥呢?”
岐伯微微一笑,解釋道:“陛下有所不知,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陽明經。陽明經啊,就像是十二經脈中的老大哥,血氣特別旺盛。所以,當它被病邪纏上,人就會陷入深度昏迷,看似已經不行了。但實際上,這陽明經還在拼命掙扎,努力維持著最後一絲生機。直到三天後,這股子力氣用完了,氣血徹底耗盡,人也就真的回天乏術了。這就像是一場激烈的馬拉松比賽,陽明經就是那個拼到最後的選手,雖然最終沒能奪冠,但也讓人敬佩不已。”
說到這裡,岐伯話鋒一轉,又聊起了傷寒變溫病的話題:“還有啊,陛下,您知道嗎?那些得了傷寒後來變成溫病的人,也有講究。如果是在夏至之前得的,那就是溫病;夏至之後嘛,那就是暑病了。說到暑病,那可得讓它跟汗一起排出來,千萬別憋著。想象一下,夏天熱得跟蒸籠似的,你一身汗卻不讓它出,那不是自己找罪受嘛!所以,得了暑病,就得讓它痛痛快快地出一身汗,這樣才能好得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