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發光的李道廣(第2/2 頁)
挺身站了出來!溫聲道:“將軍何以知,下官不懂呢?”
擋下這一刀,李道廣正色闡述:“共工氏為防止黃河洪水氾濫,使用“壅防百川,墮高堙庳”的方法修築一些簡單的土石堤埂工程,也是最早的黃河工程。”
到了堯帝時期,黃河時常發生洪水,就像《尚書》中說的那樣: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為了治理黃河,堯召集部落首領開會,徵求治河能手,後經推舉,鯀成為治河領袖。
鯀沿用共工氏的做法,以“障洪水”的方式應對,難有收效,最後以治河失敗而受制裁。等到舜繼位後,任用鯀的兒子禹來治水。
大禹一改前人以堵塞的做法,採用“疏導法”,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習性,疏通壅塞,把洪水引向低下的分支、窪地和湖泊,從而取得成功。
也就是因為大禹王的這次成功,留下了“治水須順水性,水性就下,導之入海。高處就鑿通,低處就疏導”的治水思想。自此之後,莫不以為治河上策。
鑿通容易,疏浚就難了!早在漢時,黃河就有“一石水六鬥泥”的說法,導致河床淤積和堤防狹窄,最終釀成決溢。
也自漢以後,黃河下游人口曾都,堤內灘區出現許多村落,人們耕種沃土,致使行洪河道日益變窄,寬處數里,窄處僅數百步。
《漢書·溝洫志》所載“或久無害,稍築室宅,遂成聚落。”河道狀況的惡化,給洩洪和防洪帶來許多隱患。而堤防約束致使泥沙淤積在河道中,河床逐年抬升。
漢哀帝時甚至有“河水高於平地”的記載,說明當時黃河的某些河段已經成為地上河。黃河大堤形同虛設。
自文帝前元十二年,至王莽篡國的一百七十九年中,黃河大決口三十四次。
其中最大的一次,決口後洪水東南注鉅野澤,氾濫淮泗,淹及十六郡。當時曾發卒十萬堵塞,然堵而複決。在持續決口期間,山東受災尤為慘烈。造成了“人或相食,方二三千里”的慘像。
更可笑的事,直至二十三年後,漢武帝元封二年,漢武帝泰山封禪回還時現場監督,才將決口堵住,並賦歌以記之。
史書中對那長達二十三的災禍這樣說:漭漾廣溢,莫測圻岸。蕩蕩極望,不知綱紀。兗豫之人,多被水患。
嘆了口氣,李道廣面前武三思,沉聲道:“將軍,難道你想這樣的災禍於我大唐,也鬧個二十三年,讓君父背個千古罵名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