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第1/2 頁)
&ldo;不是這樣的。他比你想的可狡猾多了。他只是想讓你認為──&rdo;
&ldo;你就這麼接著想吧。&rdo;加諾斯邊說邊注意著與羅威爾的距離。當那輛銀色的奧迪拐過彎,加諾斯就啟動了汽車,在後面慢慢跟著。
&ldo;知道他要去哪兒嗎?&rdo;巴里問。
&ldo;還不知道。&rdo;加諾斯說,離開了停車場,駛上了馬路。他前面是一輛老式的橙色甲殼蟲。前面隔了四輛車,是羅威爾的奧迪,在車流中出出進進。離他們一英里左右的地方,在賓夕法尼亞大道的盡頭,就是國會大廈的樓頂了。
&ldo;我一點兒也不擔心,&rdo;他對巴里說。&ldo;他走不遠的。&rdo;
&ldo;下一組!請下一組進來!&rdo;國會大廈的警衛對外面喊,對我們揮著手,示意我們從國會大廈西邊的遊客入口進入。我們排在一個由二十多名中學生組成的隊伍後面,他們都戴著寫有未來總統字樣的棒球帽。薇兒和我都低著頭,把我們政府工作的身份標牌藏到襯衫裡面。平均來說,西門每年接待的遊客差不多有四百萬,所以總是熙熙攘攘,又有很多帶著地圖和相機的遊客。在大多數的日子裡,員工都會儘量避免走這邊。這是我們選擇這裡的原因。
隨著隊伍往前走,我又一次想起來國會大廈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沒有後門的大廈──無論是西門(對著大廈)還是東門(對著最高法院)都聲稱是正前方。這大多是因為,一個地方有這麼多自命不凡的人,他們都希望自己的視野最好。甚至連北邊和南邊也不能免俗,分別稱作參議員入口和眾議員入口。一座大廈四個門,沒有後門。這種事只會發生在國會大廈。
夾在遊客中,我們到了一個不檢查身份,也沒有人會多看我們一眼的地方。跟這麼多人一起走,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混到裡面去。
&ldo;請您把所有的相機和電話放上接受射線檢查。&rdo;一個警衛對人群說道。這是個很簡單的要求,但學生們把這個要求變成了泰坦尼克沉沒前的最後時刻。聊天,抱怨,擠來擠去──一切都亂了套。當孩子們繼續著他們一貫的反應時,我和薇兒一眼都沒多看,就透過了金屬探測器。
我們隨著人群進入了圓形大廳,這個有著圓形屋頂的大廳下面就是一個圓形的房間,現在用作了一個展區,陳列藍本,畫,以及其他的國會歷史檔案。導遊解釋說這個房間之所以是圓形的不僅是為了支撐上面的圓形大廳也是為了支撐上面的國會大頂。聽到這裡,所有的人都伸著脖子往上看那個圓形大頂──於是我和薇兒溜到了右邊,穿過門口到了塞繆爾&iddot;亞當斯銅像處。沿著沙岩石的樓梯往下跑,我一邊跑,一邊伸手到襯衫裡把我的身份牌拽出來。後邊,我能聽到薇兒的脖子那裡也叮噹響了一聲。才用了一分鐘甚至更短,我們就完成了從遊客到工作人員的轉換。
&ldo;快看……&rdo;我們走到樓梯盡頭時,薇兒小聲喊了我一句。她示意我看右邊。在大廳中間,兩名警衛正在往我們這裡走。他們還沒有看見我們,但我可不想冒險。一把抓住薇兒的手腕,我轉過大理石的欄杆,把她拖到了右邊,離開了大廳。一塊牌子立在我們前面,寫著遊客止步。我過得太快,差點把它碰倒。我以前回過這裡──這裡還對員工開放。大廳的盡頭是一個黑色的鐵門,上面是拱形的。
&ldo;這是不是令人難以置信啊?&rdo;我問薇兒,聽到自己的聲音充滿了幹勁。
&ldo;難以置信。&rdo;她說道,跟著我往前走。門後邊,一個長方形的玻璃框下面,垂著長長的黑布,蓋著一個象是棺材的東西。不過我們右邊的牌匾告訴我們這部靈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