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杭州城外夜雨疾(第1/3 頁)
靖康三年七月二十日晚,一場大雨突降,倒是消解了盛夏的暑氣。
距離杭州州城還有三十多里路的一片荒野裡,三名騎士身披蓑衣、頂著大雨騎馬而行。
眼見著天色已黑,而且雨勢不停,路面也變得泥濘不堪,乃至於馬都不敢快跑,倒是讓人心裡不免有些焦急。
不過走了一段路之後,眼見著前方路邊似乎有一簇燈火,眾人頓時精神振奮。
靠近了看,卻是一座破廟,位於一個分叉路口的小山丘側。廟裡有人點燃篝火,分明在烘烤衣物。
三人在廟前棚子裡拴了馬,然後步入小廟,將淋溼透的蓑衣和斗笠取下,放在門邊,隨後衝著廟裡團團拱手:
“天黑雨大,我們來避個雨,多有叨擾,還望諸位大俠見諒。”
打了聲招呼之後,又來到那堂前神像處。這破廟年久失修,堂上卻是一個木質佛像,卻已經佈滿了黑灰汙泥,看不清面貌。
三名騎士中為首的一名四十多歲的漢子卻甚是恭敬,在佛像前頂禮膜拜道:
“荒野幸遇寶剎安身,弟子誠謝神佛庇佑,此番若能平安歸來,定然為神佛重塑金身!”
這話倒是惹得周圍幾人紛紛面露驚奇。
廟裡已經有了兩夥子人,各自生了一堆篝火。其中一夥是三男一女,一個看著老了一些,另外兩個倒是極為年輕,還有些相似。
那女子則身穿黑袍,膚色極白,想來是個美人。荒山野嶺的怕招惹無謂的麻煩,所以帶著黑巾遮住了口鼻,只露出一雙明亮的好眼兒打量幾人。
這看上去,像是一個父親帶著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正要趕往杭州城的。
另外一夥子則是三名男子,年紀都偏大了,至少五六十歲。不過他們周身氣息沉凝,顯然都是高手,至少是凝練了氣場的。
新來的三名騎士則是兩男一女。兩個男子都是三四十歲的樣子,倒是那女孩兒明顯年輕,不過面板黝黑,面貌也是稀鬆平常,委實稱不上什麼絕色,所以倒是沒像那黑衣女子那樣還帶個面紗。
這年頭,長得漂亮的都有點兒矯情,搞得好像全天下的男人都要對她非禮似的。
大家一看都是江湖人士,所以倒也沒有什麼多餘的廢話。這兩男一女三名騎士便自動來到破廟中的一片空地上。
掃視了一圈,見到牆邊還有一些乾柴,也不知道是什麼人事先準備的,倒是感到驚喜。
便在牆邊一個陶罐裡放下一些銅錢,搬來幾塊乾柴,又從懷裡取出一直小心護著的火摺子。
這廟裡有這些東西,說明是有人專門準備, 給遊人歇腳的。既然用了人家的東西,不能不放點錢進去,這就叫江湖規矩。
卻不知道是不是雨實在太大,三個人的火摺子居然都有些潮溼,怎麼都點不著。
那為首的漢子倒也灑脫,卻從隨身的一個小包裡摸出了兩枚黃豆粒兒大的小珍珠,滿臉堆笑,拱著手遞給了兩夥子人裡明顯的首領:
“勞煩借個火,這是洞庭湖裡河蚌產的珠子,不算什麼好東西。”
的確不算什麼好東西,這小珍珠只有黃豆兒大小,而且色澤有些暗黃,表面也有些凹凸不平,看起來也就是值個十幾二十個銅錢的樣子。
不過這到底是珍珠,用來作為示好的某種禮物是完全夠了。
所以另外兩夥子人也連忙接下,並且幫助三人升起了火堆,還從廟裡佛像後面取來一個洗刷乾淨的鐵盆,好用來煮些熱水熱湯。
有了這番交情,氣氛自然就變得活絡起來。
“尊駕是洞庭湖那邊的?”那帶著兒子女兒的漢子看來是最早過來的,身上都沒什麼溼氣,顯然早就烤乾了衣服,此時便來主動搭話。
“不敢當尊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