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第1/2 頁)
一晃又過去了幾年,現在的教育情況沒有早些年那麼糟糕了,可他們也已經習慣了不再通知公社小學參加統考,即便可能部分學校願意參加統考,可那樣糟糕的成績,有他們墊底也不會讓其他學校的師生覺得開心。
&ldo;紅旗小學是吧,我記得你們的劉校長。&rdo;
王躍民拿著那對檔案坐到自己的位置上,他口中的劉校長就是老校長。
紅旗公社在諸多公社裡也是墊底的,勞動力少,土地不多,因此公社裡沒有足夠的資金建小學,早些年,紅旗公社的孩子得多走十幾公里地,去最近的公社小學念書。
老校長就是紅旗公社的人,開國前是老秀才,在私塾裡教書,他覺得自己公社的娃娃求學之路艱難,就經常跑到縣教育局來,硬生生從之前的領導那裡磨到建校批文和兩百塊錢資金,但是這點錢能幹什麼呢,那所小學最後還是靠老校長四處周旋,在農閒時從各個生產隊借來了勞動力,山上採石砍樹,然後慢慢蓋起來的。
王躍民交接工作的時候曾經聽之前的那位局長說起過他,他誇老校長是個負責任的教育者,可惜,這些年紅旗小學也沒出什麼教育成果。
&ldo;期末統考每個學校都有資格參加,其實你不用特地來向我申請,只是你覺得你們的學生能考出什麼樣的成績?&rdo;
王躍民對公社學生的印象還停留在幾年前,而且他覺得幾年過去了,那些按部就班的師生也不會作出改變。
眼前這個人會給他帶來驚喜嗎?
&ldo;王局長,我先給你講講我的故事吧。&rdo;
宿傲白的表情依舊鎮定。
王局長,請聽他慢慢忽悠吧。
&ldo;我來自寧市,我的父親在工具機廠,我的母親是食品場的工人,相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的家庭條件還算寬裕,因此我能夠念書,直到高中畢業那年,街道動員知識青年下鄉支援農村建設,我帶著改變農村的想法和許多志同道合的同學一塊來到了大西北……&rdo;
宿傲白娓娓道來,講述了剛來到農村時的不適應,也講到了知青下鄉後的現狀,他們面對的生活和之前動員時描繪的完全不同,在靠勞力為主的農村裡,他們之前學的那些知識完全沒有用武之地,更別提創造新農村了。
在日復一日繁重的農務面前,所有的理想都化作了空中樓閣。
這些聽上去好像只是抱怨,但王躍民並沒有打斷他的傾訴。
&ldo;我算是知青裡比較幸運的,成家後在岳丈的幫助下成了公社小學的老師。&rdo;
宿傲白並不避諱這件事,因為他說的太過坦然,所以王躍民也並沒有因此看低他,反而覺得他足夠坦誠。
&ldo;公社小學的教學情況很糟糕,老師很難管住學生,一部分老師沒有教學能力,在應該上課的時間裡讓孩子們幹農活……&rdo;
王躍民皺了皺眉,但是很快又鬆解下來,因為這確實也是很多公社學校的現狀,農勞課佔據太多時間,有些老師就借著學校裡公共的那塊地,為自家增加收成。
&ldo;在公社裡,重視教育的家長也不多,很多人將孩子送到學校來,只是為了讓他多識幾個字,將來不至於當文盲,因此到了四五年級,退學的人比比皆是,我曾經教導過一個很聰明的學生,他不僅聰明,還很願意學,那個學生一臉嚮往地問過我,高中是什麼樣的,中專又是什麼樣的,將來等他考上中專或是高中,是不是也能像我一樣成為人民教師,可是沒過多久,他就退學了,我去那個學生的家裡走訪的時候,他正背著一筐重重地豬草回來,因為他大哥要娶媳婦了,家裡需要多一個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