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第2/2 頁)
更新時間:2008-7-10 13:19:17)
現在,我們不僅在復活節島上發掘出了各種不同的雕像,而且在幾個&ldo;阿胡&rdo;的牆臺裡,也發現了不少極不尋常的石像,其中有些在第二歷史時期就被打碎,並且當做建築材料和填料來使用。那時,人們改建了古典式的牆臺,而從拉諾拉拉庫運來的石像卻作為巨大的紀念碑安置在牆臺上。塞巴斯蒂安神父也突然想起,他曾偶爾碰到過幾個用堅硬的黑色玄武岩刻成的大如常人的石像。他見過其中一個石人被壓在牆下,當做古代&ldo;阿胡&rdo;正面牆壘的基石,只有石像寬大的背部還露在地面外。就在今天村子所在的地方,塞巴斯蒂安神父和當地人幫我們把一個長著雙腿的巨大石像立了起來。結果證明,這個龐然大物也屬於一種非同常規的原始型別,它和維納普的無頭石像一樣,都是用紅石頭刻成的。
現在,我們已經非常接近自己的目標了,在這塊難以拼齊的七巧板中,第二塊很快便可就位了。我們發現,在第一歷史時期裡,建築南美式漂亮牆臺的人所雕刻的石像,不同於在拉諾拉拉庫雕刻的、使復活節島聞名於世的石人。這些第一歷史時期留下的、來自外地的石像,通常比一般人的身體大不了多少。它們都長著圓頭、短臉、大眼睛。這些石像,有的用紅色凝灰岩刻成,有的用黑色玄武岩做材料;但也有的取材於黃灰色的拉諾拉拉庫岩石,這種岩石成了第二歷史時期雕刻家選用的最重要的原料。島上這些最早的雕像與著名的復活節島巨像很少有共同之處,但有一點是例外,即它們通常也彎著胳臂,雙手笨拙地放在肚子上,左手的手指對著右手的手指。這也是許多印加人古代石像的一個特色,也是玻里尼西亞附近島嶼上雕像的一個特徵。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