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成都縣令(1)(第1/2 頁)
上庸是商朝時西南諸侯國庸國的國都,漢末時開始置郡,治所就在上庸城,位於現在的湖北竹山縣西南。
據《尚書·牧誓》記載,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會同巴蜀八國,共同伐商紂王,戰於牧野,周武王勝出,奠定了周朝八百年基業。
庸國作為周武王的盟友,當時國力不弱,位居八國之首。
周朝建立以後,庸國作為有功之諸侯國,得到了不菲的封賞,國力鼎盛。
到了春秋中期,庸國國力不衰,《春秋》有“唯庸人善戰,秦楚不敵也”的記載。
公元前611年,庸國自恃國力強盛,趁楚國災荒,起兵東進,想要擴大自己的地盤。
不料適得其反,反而被楚莊王聯合西部的巴國、秦國所滅,國土被楚、秦、巴三國瓜分。成語“庸人自擾”,因此而來。
馬謖要到上庸去蟄伏,本來就是不想多事的意思。
他的要求也不高,只是想充當上庸的郡丞,掌管一郡之兵權,抵擋曹操的進攻,成就自己文武雙全之名。
這是他已故父親的遺願,馬謖自然要朝這個方向努力。
郡丞這個職位並不高,在攻取武陵之後,馬謖就曾經臨時就任武陵郡郡丞,早就已經達到這個級別,算不得提拔。
但上庸畢竟也是一個大郡,而且還與曹操的地盤接壤,責任可不輕!
馬謖要想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憑藉功勞不行,馬謖也只有動用人情了。
諸葛亮與馬良交好,與馬謖的關係也不錯,怎麼說都屬於荊州派系。
馬謖不想直接去求劉備,就悄悄找諸葛亮幫忙。
諸葛亮自從出山以來,劉備對他可謂言聽計從,他也從來沒有以權謀私。
這次馬謖找他,他不認為派馬謖去攻打上庸和任命他為上庸郡丞有什麼難度。
於是,諸葛亮就一口答應,並在漢中安定以後,第一時間向劉備提議:派馬謖和王平前去攻取上庸。
諸葛亮非常認可馬謖的才華,他認為做郡丞有點屈才了,有心讓他當郡守。
上庸畢竟是與曹操接壤的大郡,諸葛亮特意派王平去當郡丞,協助馬謖鎮守,讓馬謖軍政一把抓。
誰知道,一向料事如神的諸葛亮,這次也是失算了!
因為這次漢中大戰已經落下帷幕,攻取上庸郡,就成為這次大戰的最後一個戰功,看上這塊肥肉的人可不少。
吳夫人的兄弟吳懿、吳班,透過吳夫人之口,委婉地表達了自己要替妹夫劉備收取上庸的意願。
因為想參加漢中大戰獲取軍功,孟達在宜都徵兵期間,幾乎散盡了家財。
但他的那五千郡兵訓練水平太低,儘管參加了二次大戰,但表現不盡人意,只能說薄有軍功,遠遠不足以彌補他的付出。
攻下上庸,雖然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功,但能夠明目張膽地掠奪敵對勢力的財物,是彌補自己損失的一個美差,孟達自然不想放過。
孟達一直以來,就是法正的跟班,從關中跟到西川,都在給法正當小弟,可謂任勞任怨。
孟達和劉備雖然也熟悉,但遠沒有到能夠隨時提建議的地步,他能夠託的人情,也只有法正。
法正在西川的至交好友,只有孟達和張松。
現在僅存的孟達,雖然法正打心眼裡看不起他的人品,但他非常看重這份友情。
接到孟達的請求以後,法正透過周密計劃、綜合分析,緊跟諸葛亮之後,向劉備提出了讓劉封、孟達前去收取上庸的建議。
劉備本來對法正就信任有加,法正在漢中之戰中表現非常出色,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已經在諸葛亮之上。
這次法正計劃周全,有備而來,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