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頁(第1/2 頁)
不過楊科也知道,父親既然有令,他就不能再多問,因為這會觸怒北王。北王除了多疑,也是那種脾氣暴躁喜怒無常的人,他一直認為,母親暴死不是因為得了疾病,而是因父親在暴怒之下打死了母親,因為他曾親眼目睹父親將一個私藏銀子的小妾給活活打死。楊科的母親從他小的時候,就對他父親很懼怕,在楊科十三歲時,母親暴死,而他連母親的屍首都沒見到,這更加深了他的懷疑。
等楊科出了大帳,他不由自語道:&ldo;不論如何,我都不能讓北王府嫡系一脈在我手上斷絕,我不能讓母親多年隱忍所期求化為泡影。&rdo;
想到被父親發配到渤海的兩個哥哥,楊科心中對父親甚至有些恨意。但他同時也知道,若是自的父親這次謀反成功,那父親將會是魏朝之主,而他也將順利登上太子之位。太子可比一個北王世子要好上太多。
本身楊科也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他不希望再像一個奴隸一般在父親面前抬不起頭,當父親身邊一隻聽話的狗。
&ldo;只是……到底如何才能渡過黃河……&rdo;這是楊科怎麼都想不明白的事。
☆、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一樣的會議
五月底,洛陽城周圍局勢變得緊張,風聲鶴唳隨時要與鮮卑人開戰的模樣。
韓健在燁安閣參與了佈置防線的會議之後便回到東王府別館,幾日裡深居簡出,一副不問世事的模樣。五月最後一天,五月二十九深夜,洛夫人帶大西柳秘密造訪東王府別館,帶來黃河北岸最新的訊息。北王的兵馬,已經抵達黃河渡北大約六十里的昌地城,距離洛陽城不到百里。
&ldo;陛下已於昨日下旨給南王,具體旨意內容尚不清楚。&rdo;這是張行的奏報。
韓健的突然行動,不但打亂了北王謀反的節奏,也打亂了女皇的計劃。在女皇的計劃中,要等楊曦抵達南齊之後再與北王決戰,這樣會換取一個相對穩定得到外部環境。
但現在楊曦南行不過半個月時間,還沒走到江南北王就已經開始有所行動。女皇不得不倚靠南王在魏朝南部佈置防線,防止齊朝兵馬趁機渾水摸魚。
韓健能猜想,楊曦該去南齊還是會去,該與北王決戰也不會停止步伐,只是朝廷方面由急變緩,會適當拖住北王南進的步伐,再逐步以河北各地的兵馬阻截北王后路,令北王有來無回。
&ldo;……目前北王以追擊鮮卑人為名,隨時會陳兵黃河以北,朝廷在河北一代僅有昌地進行了阻攔,昌地知州被北王以擾亂視聽為名斬首於陣前。目前北王部分兵馬駐守於昌地城內,北王世子則率領一部兵馬正往黃河渡行進。預計在清晨便會抵達黃河渡……&rdo;
河北的訊息是由洛夫人親自匯報的。韓健在內廳接待的洛夫人,在內廳裡,除了韓健、洛夫人和大西柳三人,韓健僅留下司馬藉、阮平和張行三人。
如同韓健所言,他在洛陽城中缺少人手,能倚重的人不多,目前洛陽局勢的驟然惡化,他也必須要作出選擇,到底是走是留。韓健認為,目前對他最有利的選擇。是想辦法離開洛陽回江都。這麼做雖然有貪生怕死之嫌,但卻可進入自的勢力範圍,將來不管女皇還是北王奪得天下,他在自的勢力範圍內。二者都奈何他不得。到那時。執政者會暫時拉攏於他。然後再逐步試圖將他剷除。
韓健有條件離開,東王府在京城中佈置的秘密渠道會讓他輕鬆離開。但韓健不想走,因為走了。將代表他和女皇之間的盟友關係將徹底無法挽回,這是韓健所不願的。
現在韓健要幫女皇解決眼前的危機,就算不能直接出力,也至少留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