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第1/2 頁)
楊秀秀道:&ldo;東王殿下。陛下傳召我等前來,只是為宣佈將兩位王子封王之事。卻不知為何此事要選在晚上,不知東王可知詳情?&rdo;
韓健心說封王的事一定要在白天?什麼時候宣佈不一樣?女皇這麼急著宣佈,自然有她的道理。需要外人操什麼閒心?
心裡是這麼想。不過話可不能如此說。韓健一笑道:&ldo;大概只有問問陛下才知曉。&rdo;
楊秀秀瞪了韓健一眼。大概是覺得韓健心中明知卻不言,有意隱瞞什麼。
二人正說著,一班大臣一同走進來。韓健認得其中幾個是禮部的官員。
&ldo;郡主,我們不妨快走幾步?&rdo;韓健突然對楊秀秀說道。
&ldo;嗯?&rdo;楊秀秀一臉不解。
韓健指了指遠處過來的大臣,道:&ldo;這麼多人,要一一見禮的話,還不如裝沒看見。去遲了怕是陛下怪責。&rdo;
說著,韓健已經加快腳步往燁安閣方向行去。而楊秀秀則是皺皺眉頭,心說原來東王眼高於頂,不屑於跟那些大臣打招呼,才催她快走幾步。
&ldo;這麼說起來,東王倒還是給我面子,停下來說幾句?&rdo;楊秀秀有些氣惱,心想,&ldo;這都什麼人哪。人不大,卻鬼靈精的。&rdo;
楊秀秀畢竟比韓健大六七歲,當韓健是個不開竅的稚子也是她一家子弟妹的關係。她總是以一個姐姐的姿態去管教弟妹,而韓健的年歲又比她弟妹大不了幾歲,所以她才會對韓健有些偏見。
到燁安閣前,韓健才知道已經有大臣先他們一步到了燁安閣。這次女皇要宣佈將楊餘和楊曦封爵的事,卻未在正殿中宣佈訊息,連同會見眾大臣也是在燁安閣這麼偏私下召對的地方。韓健一問燁安閣門前的太監,知道裡面已經有幾名大臣,當下朝中的幾位重臣,一首輔四次輔大臣都在裡面,上聽處首席大臣顧唯潘也在其列。除此之外,還有韓健只聞其名而不知人是哪個的魏朝宰相,領秘書監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傅尚邵明便在其內。
&ldo;裡面在說什麼?&rdo;韓健問一邊的大太監盧紹坤。
盧紹坤陪笑道:&ldo;東王殿下想知道,何不進去聽聽?陛下說了,東王和安平郡主過來,可以直接入內,無須通傳。&rdo;
韓健笑道:&ldo;這怎麼好,還是勞煩盧公公進去通傳一聲。免得裡面那些大臣說我等不懂規矩。&rdo;
楊秀秀白了韓健一眼,似乎在怪他說&ldo;我們&rdo;,非要硬生生將兩人扯到一塊說。
盧紹坤點點頭,匆忙進了燁安閣去通傳,不多久盧紹坤便出來,對韓健和楊秀秀道:&ldo;兩位,快進去吧,別讓陛下久等了。&rdo;
韓健和楊秀秀先對盧紹坤見禮,然後一前一後進了燁安閣。此時燁安閣內燈火通明,十幾名大臣立了幾排,而作為跟韓健平級而有王爵在身的延寧郡王則是站在一邊,表示他跟那些大臣的區別。
&ldo;安平郡主,我們……應該站哪?&rdo;進了燁安閣,韓健笑著低聲問楊秀秀。
楊秀秀不說話,直接站到延寧郡王身旁。韓健悻悻然,他沒站到延寧郡王身旁,而是直接站到眾大臣後面。這讓那些大臣反而不自在,反而讓開位置,讓韓健直接面對女皇。
&ldo;東王,到前面來說話。&rdo;女皇抬頭見到這場面,說了一句。
韓健躬身行禮,然後走到眾大臣之前。這是朝堂上的規矩,官大的往前站。若是韓健故意站後面,有點跟那些大臣為難的意思,大臣們先讓開,也就是為了讓女皇看見韓健,把他召到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