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城破前夕(第1/2 頁)
“啟稟公子,公奕回信間並未展露出接受或者拒絕之意,依泰對其瞭解,或許是已經有人前往拜訪之,而他現在卻在歸附公子與另一人間徘徊不定,故而才回了泰一道態度模稜兩可的信箋。”
周泰徐徐的思索著,猜測著蔣欽的想法。
“幼平是說,有其餘人在與我爭搶蔣公奕?”
“那此人會是誰呢?”
細細沉思半響,袁耀靜靜想著。
顯然,他知曉縱然有人拜訪了蔣欽,但以蔣欽能欣賞的目光,那此人定是有極其過人一面的!
那會是誰呢?
就在袁耀沉吟間,周泰再度想了想道:“具體何人不太好猜測,但泰推測,此人應該亦是揚州人士,且還居住於江淮一帶。”
“嗯?有名聲者,能力不弱者,江淮史上還有何人,能得蔣欽器重?”
沉思良久,經周泰一番點撥提醒,袁耀忽然恍然大悟,遂立即有些露出驚色,面上神情忽然生出嚴肅之色。
他想到了一人。
一原史上氣度不凡,魅力極強的少年郎。
討逆將軍孫堅膝下長子孫策孫伯符,也就是開創諾大江東基業的孫策孫伯符。
江淮間若論誰的個人魅力能豈級於孫策,那恐怕是一隻手都數的過來。
聯想於此,袁耀亦是破天荒的面露忌憚之色。
孫策此人,不可小覷也!
原史上,他曾在向袁術借兵千餘東進討江東後,行進至歷陽境內時,便已經約莫有眾五六千餘人。
這……拉隊伍的神速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
由此可見,孫策在江淮一帶是多麼的得人心。
想到此處,袁耀便是一陣後怕。
“看來時間緊迫,當真是時不我待呀,我得加快速度,儘快把我的名聲打出去,不然到時縱然全據整個淮南之地,江淮諸人都一股腦的投入那孫伯符帳下去了,豈不是欲哭無淚?”
聯想著此事,袁耀內心間便不由生出了緊迫感。
擔憂被同齡人給比下去的憂慮。
“好,既然蔣公奕暫時無意來投,那便有勞幼平繼續與之保持書信暢通,隨時聯絡招撫,待平定壽春以後,穩固戰局之後,我親自親筆書信一封招撫他。”
一席話落,袁耀計議已定。
雖說蔣欽是不可多得的將才,但現下已經圍困壽春將近月餘,也是時候到了拔城的日子了。
故此,他也暫時放下了招撫的此事,轉而將重心轉移到戰事上。
隨即,他命親衛將許褚召集諸將校齊聚主帳,共議破城一事。
戰前會議,也是自袁耀掌軍以來的一個習慣。
他覺得,與諸人商討達成過意見的決策,或許能夠避免許多戰術執行中的錯誤。
“現圍城月餘,壽春周邊城邑皆已一一收復,此城已成孤城,耀想來城內此時應該已經開始人心惶惶,浮動不安了吧?”
“諸位以為,此刻發動強攻如何?”
話音剛落。
營中兩側諸將便各自開始議論而起。
片刻後,一側的幕僚崔州平不由拱手獻策道:“少主,不如先暫停攻城,先派遣部分探子隱藏於壽春四周,細細探查一番敵軍府庫中所剩餘的糧草。”
“待情況查清後,在針對性的定策破敵,如何?”
聞言,袁耀忽然側首望來,遂一雙靈動的大眼睛緊緊盯凝著崔州平,沉聲道:
“先生,您的意思是,從糧草上入手?”
“然也!”
話落,崔州平重重點頭,隨即耐心解釋著:“現壽春城已是被我軍所圍困將近月餘,進出不得,鈞想來敵軍府庫糧草應該是所剩無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