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扭轉不被看好的局面(第1/2 頁)
萬曆一字一句地宣佈,朱由校立為皇太孫。
其實他託孤叫來朱由校,本就有點這個意思。
剛才一番話徹底扭轉眾人不看好他的印象,甚至想辦法化解最頭疼的言官抨擊和黨爭再起。
“立皇長孫即可正式下詔,儀式擇日安排。”
“臣等接旨!”
方從哲等人知道萬曆病逝前把皇太孫設好,有助於後續的安定,可以避免朱常洛時期再出現“爭國本”事件,所以立刻答應下來。
鄭貴妃氣呼呼,但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首輔方從哲恭敬地開口道:“陛下,既然立了皇太孫,也可提前指定好太孫的老師,儘早安排出閣讀書。”
他是見皇太孫剛才聰慧可靠,於是想順水推舟,結好皇太孫,也趁著萬曆還在,把朱由校出閣讀書與選老師的事安排好,避免日後成為黨爭的一個焦點。
萬曆有點累了,想了想人選卻暫時沒有拿定主意。
朱由校朝方從哲一拜,邊說邊立刻開口:“謝首輔厚愛,可此時不宜安排出閣讀書。”
啊!?
眾人又是一驚,立皇長孫再安排出閣讀書,有助於穩固朱由校未來繼承人的位置,這對你有好處,為啥拒絕啊?
朱由校當然知道安排出閣讀書是一種政治訊號,基本等於向天下介紹大明的未來繼承人。首輔方從哲這麼建議,是在有助於自己,也是一種示好和賣個人情。
他反而舉了一個例子:
“昔日曹操唯才是舉,卻也有先後主次,除了親族以外,優先任用兗州豪強,其次才是潁川、河內等地士族。其兒曹丕卻與潁川陳群、河內司馬懿親密,靠著大士族支援穩固繼承人的位置。
曹丕登基後自然要給兩地士族大權作為獎賞。最後恰恰是河內司馬氏,在潁川士族預設下,篡奪了曹魏。此事告訴我們,弱子根基不穩不應配強援,強援的人情和影響不可輕視。”
姑且不論曹丕對曹魏被司馬氏篡奪,應該負多大責任等歷史。這個例子,在場眾人卻都聽懂了。
朱由校沒根基、父親朱常洛沒根基,其實首輔方從哲看似跟浙黨關係不錯,但也沒啥根基。
他們其實靠萬曆皇帝的支援,以及投機者的未來投資獲得支援而已。
給皇太孫配強援,這個人情要還,那也等同於未來要受制於彼。
曹魏司馬氏的例子算是比較特殊。但是大機率會形成隆慶與高拱的結果。隆慶做裕王時,老師高拱很厲害,跟嚴嵩、嚴世蕃交手不落下風,保護裕王安全無恙。
隆慶登基以後高拱權力非常大,大到整個大明朝,只有同為裕王講官的張居正,以及短暫掌天下大權的楊廷和比他高。
現在找誰當朱由校的高拱?萬曆皇帝、太子朱常洛願意看到朱由校有個高拱?朱由校願意把大權給自己的高拱?
恐怕都不願意。
假如不配強的老師,配個弱的老師,沒啥意義不說,還容易成為黨爭的把柄。
要是有人支援別的皇子,對付朱由校的繼承位置,甚至可以從弱的老師入手找罪名。弱的老師護不住自己、也護不住朱由校,那就要再生大亂了。
這就是古代政治啊。
首輔方從哲大為震驚,出了一頭冷汗。
剛才他真沒想這麼多,他連自己的首輔位都未必穩得住,更不要說給朱由校舉薦不那麼強勢、又能夠保護周全的老師。
朱由校對著幾位大臣道:“前面陛下金口玉言,幾位全都見證認可,要先穩固人心,然後政事順暢,最後才是一些有風險的任命安排。那請問應先穩人心,還是先任命老師?”
對啊,這是剛才談的。
大局為重,肯定要先穩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