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炮卵子肉柴(第2/2 頁)
可以憑藉靈敏嗅覺發現遠處的食物或者察覺到周圍環境的變化,甚至能夠在很遠的地方就聞到河流中魚的氣味,從而找到捕魚的最佳位置。
連水裡的魚都能聞得到,那區區下雨天自然也不在話下。
如果在下雨天趕山遇到棕熊,那很可能不是你在找它,而是它在找你呢!
作為獵戶的趙家和楊家自然也會知道這些道理,但徐祿不可能單單去通知老徐家,不然這也顯得太愣了。
早上去給一食堂送貨,家裡還有黑瞎子肉、狍子肉,徐祿乾脆將分得的兩股炮卵之肉和魚、兔子一塊兒全拉上車給送過去。
畢竟這炮卵子肉挺騷的,而且不光光只是騷。
這炮卵子一般大的能長到百兒千斤的也不在話下,可長得越大的炮卵子,它身上的肉除了騷氣重以外,還越柴,越難嚼。
要論野豬肉哪款好吃?那得當屬二百斤左右的老母豬,其次就是那當年的黃毛子。
當野豬崽子剛剛出生的時候,在它的身上會呈現出那淡黃色的底毛。
而在這些柔和的底色之上,分佈著一道道深色的條紋,猶如紋身一般。
所以,山裡的人們都將這種野豬崽子形象地稱呼為“花了棒子”。
而隨著時間繼續推移,當野豬崽子出生當年的季節來到入冬之時,小豬崽子們也都大概長到了九十來斤,將近一百斤左右重。
而在野豬們生長發育到這個階段時,它們身上那原本十分明顯的深色條紋就已經逐漸地變淡。
此時的野豬崽子們,身上的毛色主要只剩下那抹淡黃色的毛髮。
而山裡的人們在看到了這個模樣的野豬時,便會將其稱之為“黃毛子”。
當又過了一年之後,再次迎來冬天時,此時的野豬們已經長得更為健壯了。
基本上,都能夠長到將近二百多斤左右的重量。
在這一年的成長過程中,它們身上的黃色毛髮漸漸褪去了,而身體的顏色也變得更加地深沉了。
山裡的人們則根據它們的這一毛色變化,賦予了它們一個新的稱呼——“隔年沉”。
到了第三年,野豬已經基本可以說發育到性成熟了,也就是通常說的成年體,而不是所謂的亞成年體。
其中的母野豬,按照關外的傳統叫法,都被稱呼為“老母豬”。
而公野豬們,則有了一個充滿力量感的稱呼——“炮卵子”,並且還能繼續生長,最大能長到千斤以上。
前世的徐祿也就親眼見過那麼一次,那頭千斤以上的炮卵子指揮著它的豬群,禍害這十里八鄉。
那場景,至今仍歷歷在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