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晚宴之三(第1/3 頁)
頂層休閒廳的視野毫無遮擋,一片遼闊。
佔據了整整一半面積的玻璃牆和玻璃天花板,此刻已將遮幕收起,盡情地展示出外面的廣闊景色。天幕無邊,海洋無際,深藍色的海水與同樣深邃的天空在遠方融為一體,彷彿連成了一幅無盡的藍色畫卷。海面上點綴著星星點點的船燈,宛如一粒粒鑲嵌在這片藍色絨布上的彩鑽,隨著海浪微微晃動,閃爍著迷人的光芒。
這片海天相接的景象,將整個大廳襯托得宛如懸浮在空中的一片淨土。海與天,成了大廳的天然背景,而這座廳堂似乎已脫離了地面的束縛,彷佛建造在空中,懸浮於虛無之間,充滿了無限的張揚與自由感。站在其中,彷彿一伸手便可觸碰天際,輕盈得像是隨時能暢遊於廣闊的天地之間。
譚琅兄妹抵達時,人尚未到齊。
大廳中央是一圈大型沙發組,目前只坐了幾個人。大廳一側有個吧檯,裡面酒類品種豐富。
周懷民和楚冉已在吧檯邊,喝著酒閒談。楚冉說:“減少人力成本的話,可以使用ASc、AGV等提高效率。”
“供應鏈方面呢?”周懷民說。
“可以用RFId和GpS做物流跟蹤,提高供應鏈的透明度,也能監控貨物損耗。”
“需要硬體支援吧?”
……
兩人的對話譚琳依舊插不上嘴。
譚琅見此處有完備的調酒器具,一時技癢,便要譚琳嚐嚐他的作品,為她調一杯雞尾酒。
很多六族子弟都就讀於七賢學院,吧檯這四人就在那裡讀了十幾年。譚琅跟周懷民同年,但從未同班。兩人性格不同,朋友圈不同,參加的俱樂部也不一樣,一個帆船隊,一個弓箭部。屬於那種從小認識,但從未深交的熟人。
他們現今所處行業也各異,一個營運酒店,一個從事遠洋航運。今天倒是有了共同話題,周懷民期望研發一套自動化管理系統來提高效率,譚琅也想提升自家酒店的系統,最佳化客戶入住流程。等周懷民他們的對話告一段落,便與他們交流起來。
楚冉雖說年紀比兩人小,但他是讀計算機的,可以在這方面給兩人提供建議。相比起譚琅,楚冉跟周懷民更加熟絡。周懷民從小就是楚家的鄰居,他的課餘時間都在楚傢俬教院裡度過,待在楚家的時間比在周家多得多。因此,外面才有戲言稱,周懷民算是半個楚家人。
這邊譚琳小口喝著雞尾酒,聽著她加入不了的話題,無聊地攪動著杯中液體。
那邊落座於沙發組的人,則漫談著金融風暴對自家的影響。
六家族在這波金融風暴裡損失有大有小。楚家的主業是金融,按理說應該是身處雷區,所受衝擊是最大才對,但他們的保守策略讓他們提早退場,影響反而最小。
其實在風暴發生之前,已有跡可循。爆雷前一年,楚家就跟各家透過氣,但聽不聽的決定權在各家手上。唯有邱家及時跟隨楚家躲過一劫,因為邱家的家族基金管理人是冉惠瑾,而不是邱家族長邱宗坤。
為邱家做決策的是冉惠瑾,邱宗坤雖沒有在此事當中有所作為,但一說起自家能成功避險,他依然紅光滿面,為幾人倒酒。
譚耀德喝著酒,感慨道:“還是貪心了啊。”
這話道出了眾人當時的心理。
方家族長方韋圖,對楚家老爺子一頓誇,說他有先見之明。楚老爺一擺手,說:“玩期貨我還湊合。現在那些衍生工具能把我繞暈。這次是楚冉那批年輕人整理資料得出的分析。”
有人就說楚老爺謙虛了。原油、黃金、美元,這三樣東西怎麼低買高賣,選擇什麼時機出貨,如何對沖風險,其餘人等還得向他請教。也有人說楚冉後生可畏。
折損的話題約略聊完。可以預見,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