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第1/2 頁)
第72章
種菜這件事大家都會,把地鋤一鋤,撒上菜籽,再澆水施肥就行了,雖然種出來的菜可能密密麻麻有的大有的小,但菜嘛,能吃就行了。
不過既然宋玉安說科學種植能提升產量,他們還是願意瞭解一下的。
宋玉安這批菜最主要是辣椒,因為罐頭廠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開工,而辣椒曬乾以後可以儲存。青菜也有一些的,都是能做醬菜,酸菜的品種。
楊教授他們對這種育苗模式一點都不陌生,事實上這是早就有的,只是沒有在西北農村推廣開,宋玉安的理論紮實,性子耐心脾氣好,楊教授很喜歡把學生趕過來跟著他做事,能學到不少東西。
現在他們就在給宋玉安打下手,宋玉安手上動作不聽,嘴裡跟村民說著營養土的配方。
&ldo;不是,宋知青,這精準到多少斤多少兩的,我們也記不住啊。&rdo;旁邊的村民們揮著鏟子攪拌土,和宋玉安說道。
這是個問題,不過不是大問題。
&ldo;回頭我把配方和注意事項寫下來,叫寧耀找幾個學生幫忙抄一抄,到時候一家給你們一份。&rdo;
宋玉安想,也許他可以出一本簡單的書,寫寫蔬菜水果種植,到時候印刷了免費發放給湖東村的村民。
又可以教會他們知識,還可以提高他們送孩子上學的積極性。
不送娃讀書,交給你辦法你也看不懂!
菜苗育下去之後就是澆水,這活簡單,隨便僱個工人都能做,資料記錄也有個楊教授的學生很感興趣的接手了,宋玉安每天就四處看看,有沒有病害,有沒有蟲害。
城裡的活趙剛做得有聲有色的,除了錢,完全不用宋玉安操心,養殖場這邊現在也是四哥可以獨當一面。
活不忙,他和寶珠的相處時間又多了起來,寶珠有自己的校長室,宋玉安閒了就會去辦公室坐坐,有時候見她作業多了也會順手給她批改,或是兩個人討論著出套卷子給學生做。
他喜歡種植,寶珠會去了解,寶珠喜歡教書育人,他也願意參與進來。互相遷就對方的愛好,融入對方的事業,他們之間從來沒有代溝,每一天都像熱戀。
連聰聰最近都在作文《我的爸爸》裡寫到&l;我的爸爸很有本事,能掙很多錢,就是重色輕兒,只要有媽媽在,我站旁邊他都看不見。&r;
一年級的老師拿著他的作文獨子都笑痛了,這算不算是知道了校長大人的隱私?
其實也不算隱私吧,畢竟校長夫妻感情好是大家都知道的,江湖傳言,這學校就是校長丈夫為了留住校長夫人,不然她被繁華的京城吸引而蓋的。
宋玉安這邊是閒了,何耀宗那邊卻忙得不行,小麥收了就得播種玉米,今年的種子終於夠全縣播種了。他一個鎮一個鎮的跑,務必把種子落實下去,去年可是出現了官員倒賣種子的事情,幸虧發現得早,沒讓百姓鬧出來。
當然,政績上不放鬆,家裡的事情也不能落下。
雖然何海是個草包,但他那個媽可不是簡單貨色,不然也不會這麼多年把老爺子牢牢把在手裡,還讓老爺子覺得她人美心善,都是兒孫不孝,偏心偏到咯吱窩。
寧家和何父一輩,是葉維國的大舅子寧勝利,何父抽時間組了局把葉維國和寧勝利請到一起吃飯,中間他也沒保留,這段時間調查的東西全擺到兩個人面前。
他有一萬種辦法可以對付那兩人,但是老爺子護著,最後說不準都會留下一個壞名聲,坐到他這個位置,顧忌太多,名聲就是其中一種。
他再不是小時候,只要能打垮他們,願意同歸於盡的那個他了。有家有兒有事業,他的顧慮多了很多。
既然要借力打力,那姿態就不能擺的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