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1/4 頁)
藶淼羋沓〕魷止�牧橐焓錄��
關於跑馬地的靈異傳說好像流傳最廣的是猛鬼三角地,其實Happy Valley命名的時候比建立馬場更早,可見和跑馬絕無關係,當年這裡墓地林立,當時的英國人覺得死後會到極樂之地,而Happy Valley更是英國很多墳場地區的名字。當年埋葬了很多非華籍基督徒的墓場,最後形成香港墳場、波斯墳場等,墳場靈異傳聞層出不絕,這是一個角。跑馬地馬場於1918年2月26日曾發生慘痛的火災事故,死亡人數高達六百多人,是香港歷史上死亡最慘重的意外火災,當時舉行大型賽馬會,因為場館裝置簡陋使用木製搭建,混亂中引起火災導致慘劇,史稱跑馬地馬場大火,之後就有流傳靈異事件,直到近代才慢慢銷聲匿跡,這又是三角形的另一個角。另一個角就是嘉寧徑一帶的何東中學及聖瑪利亞堂,傳說深夜有鬼怪出沒,這三個角形成了名噪一時的猛鬼三角地,具體有沒有已經過去百年了,這些資料都是我從其他渠道得來,翔實與否,無法考證。
先介紹一下跑馬地馬場的建築,馬場進去以後即是會員看臺,再往前是公眾席廣場,就可以看見跑道和草地、遠處的彩色大螢幕等,看臺西邊是馬匹亮相圈,再往西是馬房彎露臺和賽馬博物館,有很多建築和馬廄,用來存放馬匹和工作人員房間。馬廄在地面一層,寬敞痛風,排列整齊,每間馬房都有專門的鐵閘和密碼,裡面是木製封閉式圍欄,每個馬格有下扇門和上扇門,上扇門開啟可以看見馬匹頸部以上,下扇門用來擋住馬匹出入。比賽馬匹一般都在前排馬廄,後面的馬房是一些馬主的私人馬匹和母馬、馬駒等飼養地。
後面這個場地的馬房,中間有一道高於母子兩駒嘅密封式木欄,間開兩條通住不同馬房的小路,通常以一對對母子排列,每對左右再有兩位牧場人員牽引,走過呢段路,往後嘅,各位都知會發生咩事,就是幼駒超過哺乳期被帶走,進行單獨飼養和訓練,再也見不到母馬,從此兩馬不再相識。因為有一道高欄阻擋兩駒視線,母子最初都以為只繫馬夫如常帶去放草,到發覺已成陌路時,當你聽到幼駒種骨肉分離時的淒厲嘶叫,簡直聞者心酸! 所以做親呢個程式的牧場人員,多少都要有忍心;或者做多幾年,直頭麻木左,管它母子分離之苦。
這樣群幼駒被分隔後,就正式叫做 Weaning,住專用馬房(Weaning Barn),特色是馬格之間的木牆會有窟窿仔(peep…holes),幼駒可以望到隔離屋,不至於那麼孤單苦悶;另外由馬房一直通往各訓練場地嘅路徑,都會用同一種物料鋪設,路邊亦沒有渠位,儘量避免幼駒踩錯腳而受傷。至於母駒嘅情緒只會在初期受影響;馬的記憶力只系短暫,到多個月後誕下新一胎,就只會忙照顧細佬妹,早已忘記丟失幼仔,甚至都忘記自己已經是二胎、產過幼仔了。也有很多母駒見幼駒被帶走情緒激動,不吃不喝影響健康;更有母駒在產仔過程中因為分娩問題而死亡的,有時是幼仔存活下來,有時跟隨難產母親一同死亡,還未出生即已死亡。
2001年非賽馬季期間,有很多賽馬在馬廄飼養,其中有匹在馬廄待產的母馬叫“神威X”,到臨產之際,因為飼養人員林伯忘記在馬格上扇門吊草,結果導致母馬閒時啃咬木隔斷的木材,呼吸系統受損,在分娩過程中影響了身體狀況,導致死亡。在馬房裡,每一馬格上扇門側,通常都會用網吊一大包禾稈草,用來俾馬在閒暇時咬兩啖當零食,一來好過食糖果容易攪腸沙,影響消化和腸胃;二來亦儘量避免馬匹閒暇時養成咬木(Cribbling)嘅壞習慣,攪傷呼吸系統。賽馬的飼養非常嚴格,而且食物配比專業,如粗糠、穀殼、燕麥、粟米和酵母菌(yeast),以及甜菜頭(beet pulp)、魚肝油(fish me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