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新改型(第2/2 頁)
國外挖回來的青年教師。
而在這種別人都搶破腦袋要出國的年頭選擇主動歸國,表現出如此高的覺悟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這才有了剛才那句略顯奇怪的感嘆。
……
盧育英畢竟對殲7飛機非常熟悉,並且在此之前就已經對下頜式進氣道設計進行了一些研究,因此只花了大概四十分鐘就看完了常浩南提供的這些技術文件。
“小常同志,你這個設計的完成度……確實遠遠超過了我的想象。”
“盧總師謬讚了,雖然我對自己的進氣道/圓錐前體一體化設計方式非常自信,但真要說到飛機的總體設計,還只能算是開了個頭,很多細節都需要風洞資料進行完善和最佳化,這樣……”
常浩南的話還沒說完,盧育英就擺了擺手:
“這些不用你說我也能看出來,但你一個人在缺乏相關硬體的情況下,能給出這樣一個初步設計方案就已經非常驚人了,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自己都是不會相信的。”
“至於後面的工作,我們航空工業系統的人也不是吃乾飯的,難道還要事事都等著讓人喂到嘴裡?”
聽到這句話,常浩南也笑了出來。
的確,上一世在沒有他這個外掛幫忙的情況下,航空工業的同志們還不是在15年之後的2011年就把殲20給造了出來?
自己剛才確實有些低估他們的行動力了。
“那麼,不知道您對於這個設計方案的想法是……”
常浩南又試探著問道。
雖然一開始作為敲門磚的目的已經超額達成了,但他也絕不會介意搞個一魚兩吃,從而獲得更多的科研點數和經驗值。
前一世由於相關經驗不足,因此那個殲7fs專案從一開始其實就帶有濃重的試驗意味。
型號名稱fs中的s就是代表“試驗”的意思。
但現在,有了自己提供的更完善的設計方法,不知道是不是有機會把殲7fs變成殲7f?
“不瞞你說,我確實還有幾個關於雷達罩,也就是圓錐前體的設計想要諮詢一下小常同志你的看法……”
實際上,在之前第一次看到那篇論文的時候,盧育英的心中就已經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方案。
而在看到常浩南提供的工程檔案之後,他更是欣喜若狂地發現,這個設計的實際效能潛力竟然比寫在論文上的更大!
於是他有了更加大膽的想法,也就是進一步增大雷達罩直徑到600,以安裝正在開發中的新型號脈衝多普勒(pd)雷達。
至於因此而增加的重量,則可以透過把雷達罩壁結構由實心半波壁更改為更輕的c型夾層來彌補。
但考慮到在這個設計中,雷達罩本身還是進氣結構的一部分,要負責對來流進行一級壓縮。
所以這個看似不大的改動,卻有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
這才想要諮詢一下常浩南的看法。
顯然,對於這個型號,盧育英是認真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