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堵人,城門盡顯朝堂風雲(第2/2 頁)
的趙家子孫。
包括如今的手握重兵的雍親王,也是他當年一腔顧勇逼退到漠北戍邊的。
才解決了朝中內患,後又出兵攻打頻頻入侵國土的胡人,最後戰死沙場。
對周家皇帝既是喜愛又是虧欠,周家又有託孤之先例。
皇帝病痛纏身已經很多年了,突然傳言要破格提拔周子衍做二品輔臣,從通政司參議提拔成正二品太傅,他才二十又一!
太傅又是太子之傅!可,今朝,還未有太子啊!
很顯然皇帝有了託孤之意。
在提前為周子衍鋪路!
聖旨都已經擬好,卻聽說,當天夜裡周子衍去了一趟大內。
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和皇帝說了些什麼,後來這道聖旨變成了,周子衍請命遠調治理汴河水患。
大皇子和三皇子的奪嫡之爭,已經是朝堂難以避免的話題。
甚至戰隊都已經可見雛形。
作為最可能成為輔佐太子的太傅的周子衍,這個時候卻跑去地方治水。
所有人都盯著。
文宿:“子崖寮友,今日一別,也不知道何時才能相聚,修想請寮友喝杯酒。”
修,是他的字。
其實他並非是和三皇子一行人同行而來的,他是在城門口正巧碰上了。
家父其實最看重的是有儒雅之稱的大皇子,可是礙於,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聖人言,所以一直處於觀望的姿態。
但,大皇子呼聲高的主要原因不僅僅是他的品性,還有其他更為複雜的方面。
其一是,皇帝寵愛大皇子的生母謝氏貴妃娘娘,而謝氏背後的孃家又是南勇伯爵府,而南勇伯爵又與雍王府是姻親。
大皇子背後的勢力盤根錯節。
這樣一來,立嫡還是立長,這才成了朝堂中爭論多年的焦點。
至於其二,是因為皇后娘娘出身並沒有貴妃娘娘高貴,她是皇帝還是皇子的時候,在貧瘠的封地時娶的妻子,母家遠離東京城,在東京城並沒有多強悍。
又為防止外戚專權,除了被提拔的國舅爺,蕭家國公在東京城有些勢力外,並無外戚有實權。
貴妃娘娘進宮時和謝家曾經只是義女關係,這麼多年爬上這個位置,算是意外。
沒想到讓謝氏外戚有了專權的空子,讓太子之爭,成了大臣們避之不及的禍事,惹得朝堂之上人人自危。
但是,雍親王真的戰隊大皇子嗎?
文宿看了看身為驃騎將軍的雍親王四子,趙四。
他和三皇子交情不淺,胡人來犯時,三皇子為了邀功曾經去過漠北領兵打仗,傳聞兩人有過命的交情。
三皇子母家的條件雖然不行,但是太子之爭能夠遲遲分不出勝負,則是跟三皇子的個人魅力分不開,
他比大皇子更會籠絡人心,工於心計,權謀手段也比儒雅的大皇子更勝一籌。
否則,今天來堵人的就不可能只有三皇子了。
三皇子對著他笑了笑,眼裡的笑意卻不見底,深潭的眸子鐫刻著幾分戾氣。唇邊一顆鮮豔的硃紅色痣,更顯得冷豔和殺伐之氣。
三皇子曾經在軍營中待過一段時間,身上沾染了一些殺伐戾氣,少了些儒雅風度。
他貴為嫡子,能夠拉的下面子,親自帶著好兄弟驃騎將軍來堵人,便可見其中的決心和城府。
文宿禮貌的拱了拱手,以示問好。
……
……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