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若華(三)(第2/2 頁)
。以馮尚書的耿直脾氣,瞪起眼珠子的時候,便是太子殿下心裡也發怵。
姜寧只得笑著改口:“那就請馮尚書來一併議事。”
馮尚書也不是故意賴著不肯退,他比陳丞相還大了三歲,整日操心勞碌,身體卻格外好。如今滿頭白髮了,依然箭步如飛。進了昭和殿後,馮尚書便拿出天子的親筆書信:“皇上要設新梁城,吸納草原部族,此事做好了,能換來邊境真正的長久安寧。”
“老臣十分贊成。”
“建立新梁城需要的錢糧物資,都由戶部來支出。”
大梁這些年風調雨順,吏治清明,百姓富足,國庫充盈。馮尚書底氣足腰桿挺得筆直。
太子殿下一臉欣然:“那此事就這麼定下了。”頓了頓,委婉地提醒:“馮尚書老當益壯,也別太勞累了。有什麼事,吩咐一聲,讓湯侍郎去辦就是。”
馮尚書笑道:“太子殿下請放心,老臣知道輕重,不會硬撐。等新梁城建起來了,老臣就會上奏摺,安心告老頤養天年。”
話是這麼說,戶部一旦運轉起來,馮尚書根本就沒閒著的時候。他還是秉持著一慣以來的行事風格,每天親自盯著戶部眾官員做事。
半年後,吏部新派的官員去了河西郡,接替郡守一職。
盧若華收拾行李,啟程去了邊關。
一直在酈縣做縣令的盧穎,對梅姨娘笑道:“娘以後別替妹妹操心了。妹妹有衝勁有幹勁,是皇上的心腹愛臣。”
“等新梁城建起來,妹妹做了新梁城郡守,教化關外部族,日後可以載入青史。”
梅姨娘不懂這些,有些懵:“不就是做郡守嗎?她原來也是河西郡的郡守,去邊關做郡守,怎麼就這麼厲害了?”
盧穎笑著嘆一聲:“當然大不一樣。娘只要知道,妹妹以後將會是大梁名臣就行了。”
梅姨娘舒展眉頭,笑了起來:“我不懂這些。總之,你們兄妹兩個,都要做皇上的忠臣,用心當差做事。”
盧穎含笑點頭應是。
他的官途基本也就到頂了。女帝陛下會用他,卻也不會過於重用。
盧若華就不同了。一個連嫁人生子都摒棄一心建功立業的女官,才是女帝陛下最忠心也最合用的臣子。
:()度韶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