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先入關者為王(第2/4 頁)
如此一來,趙、楚兩軍便能形成內外夾擊之勢,秦軍必定會失敗。可是現在時機稍縱即逝,您為何遲遲不肯出兵呢?”
宋義看著眼前的項羽,心中暗自不屑地撇了撇嘴。儘管如此,他還是努力裝出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賢侄啊,你說的可不對哦!你想想,那小小的牛虻夠厲害了吧?它能把一頭老牛叮得毫無辦法。
但再厲害的牛虻,也拿那些蟣子和蝨子沒轍呀!如今秦國就像那牛虻,而趙國呢,則如同蟣子和蝨子。
秦國想要一下子吞併掉趙國,談何容易啊?所以我才下令讓大軍駐紮在此處,耐心等待時機。
要是秦國勝利了,他們計程車兵必定會疲憊不堪。到時候,我們正好趁他們疲憊之時攻打過去。
若是秦國戰敗了,那就更妙了!我們可以直接率領軍隊向西進發,一舉消滅秦朝。這就是所謂的‘以逸待勞’之策。
論勇猛,我可能比不上你;但是要說謀略,你絕對比不上我。至於這場戰爭該如何打,你就不必憂心忡忡啦!”
跟項羽這邊客客氣氣地說完,宋義轉過臉去就陰沉地對親兵下令:“傳我的命令,今後凡是有對將士兇猛如虎、對上司違逆如羊、對財物貪婪如狼、倔強不聽指揮的,斬!”
這句話一出,眾人皆驚,大家都知道這道命令明顯就是專門衝項羽來的。
因為項羽平素性格暴躁,對手下張口就罵,抬手就打,對宋義也是一點不服氣,經常違抗命令。
現在宋義這話不就是指著和尚罵賊禿嗎?
分明就是在說項羽的不是。言下之意,如果項羽再敢有意見,那就要他的腦袋了。
項羽心裡明白,宋義雖然表面上客客氣氣,但實際上已經對自己動了殺機。
只要找到一個合適的藉口,宋義絕對會毫不猶豫地殺了他。
面對這種情況,項羽決定暫時忍耐下來,等待時機。
畢竟,他還需要時間和機會來證明自己的能力,才能贏得更多人的支援和信任。
同時,他也開始思考如何應對宋義的威脅,保護自己的安全。
震懾了項羽,宋義心中那叫一個痛快,總算是出了一口惡氣。
就在這時,齊國的田榮為了討好宋義,竟然主動提出要讓宋義的兒子宋襄去齊國擔任相國一職。
這等好事,宋義自然不會拒絕。於是,他決定親自護送兒子前往齊國,並一路將其送至無鹽(現今山東省東平縣東部),全程長達四百多里。
之前提到過,從安陽到被秦軍圍困的鉅鹿距離也是四百多里。
可見,宋義此次舉動相當囂張,不僅上演了一場“四百里相送”的鬧劇,還在無鹽舉辦了盛大的酒宴,與兒子盡情暢飲,以作餞別之宴。
當時正值深秋季節,氣候寒冷,又逢大雨傾盆而下,導致楚軍的糧草供應不足,全軍將士們都面臨著飢寒交迫的困境。
然而,宋義卻毫不顧忌士兵們的感受,只顧陪伴兒子飲酒作樂、享受美食。這一舉動引起了全軍將士的強烈不滿和抱怨聲。
從宋義的一系列行為來看,可以推斷出以楚懷王熊心為首的楚國保王派對項氏一族充滿忌憚,並企圖透過聯合齊國來剷除他們。
這一觀點的依據在於,由於楚國接納了田假、田角和田間等人物,導致以田榮為首的齊國對楚國的項氏集團和趙國心生怨恨。
而宋義接到援助趙國的命令後,竟然在安陽停留長達四十六天之久,甚至敢於將自己的兒子送往齊國擔任相國,這種行為極有可能得到了楚懷王熊心的默許,是向齊國示好的舉動。
宋義以項羽不服從調遣等理由頒佈軍令,實際上是為了給處死項羽留下伏筆,以免讓熊心揹負殺害功臣的惡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