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北山之上(第2/2 頁)
說道,“那裡位置最好。”
“可是前面沒路了。再往上走,咱們的馬車不一定能上去。”楊大爺一臉為難,眉頭都皺起來了。
“推吧。”徐祿看著冬窩棚子裡冒著的煙氣,笑著說道,“這點小困難能難倒咱們咋的?”
接著,由楊大爺在前面牽著韁繩拉扯,徐祿、大壯和徐大伯三個則在後面使勁推。
先把拴著驄騾的馬車推上了前面的緩坡後,緊接著又把拴著大個子的馬車也推了上去。
“行了,就在這裡吧。”徐祿看了看地勢,覺得這裡挺不錯,然後指了指冬窩棚子說道:
“走,咱們過去吃箇中午飯,然後再幹活。”
“去那裡……吃中午飯?”大壯一臉意外,瞪大了眼睛,“那人家能讓咱們吃嗎?”
楊大爺和徐大伯聽聞這話,也你瞅瞅我,我瞅瞅你,一臉的茫然。
“放心吧,那些人可熱情好客了。”徐祿指了指馬車上帶的茶葉和鹽說道,“咱們也不是啥不懂規矩的惡客,可是帶了東西來的。”
冬窩棚子是山裡的馴鹿人,牧羊人在冬季固定放鹿、放羊居住的地方。
當然,也是一些孤僻的獨山狗子們窩居的地方,所謂的獨山狗子就是一些逃難的,沒有戶籍,或者是一些遭遇變故,不願接觸他人的人獨居的地方。
馴鹿人在夏天的時候,他們會到海拔更高的高山草原去放鹿,那裡叫夏草場。
冬天就到海拔低些的地方來,住冬窩棚子,在冬草場放鹿,中間的過程叫轉場。
這山裡放鹿的大部分是鄂溫克族,在新世紀到來後,官方把他們組織起來搬到了山下,劃好的地給他們,讓這些人從遊牧放鹿變成了固定放鹿。
徐祿所在的靠山屯子裡就分到了幾戶從山上遷下來定居的,所以他對於鄂溫克這裡的情況還是挺清楚的。
鄂溫克族非常好客,以往陌生人到了他們的希楞柱前,通常也會拿出奶疙瘩、列巴(烤制的圓形麵食)和奶茶來請人吃。
至於鄂溫克族的帥哥美女是不是真的很多,這還真不好說。
冬窩棚子其實是在山坡上挖進去一個三角形,以山體為後牆,以木頭為支撐,然後蓋一排房子,其中有馴鹿的暖圈,和人住的地方,外面通常會堆積大量的馴鹿糞便。
可惜沒有看到鄂溫克人的傳統房屋——希楞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