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發展義軍(第1/2 頁)
話說上一次東北漢人大規模起義還是在明萬曆年間,由於朝廷政治腐敗,王公勳貴、縉紳地主驕橫貪婪,為所欲為,不可一世。
他們大量兼併土地,殘酷剝削佃戶,千方百計將重賦徭役轉嫁到勞動群眾身上。他們還貪汙納賄,結黨營私,專擅政事,倒行逆施。
然而官府不僅坐視不管,反而加緊掠奪,勳貴勢豪加緊盤剝,連皇帝也加緊收刮,最終受害者都是底層老百姓。
萬曆二十七年,太監高淮等率領大批人馬耀武揚威來到遼東,橫徵暴斂,無惡不作,傳索帑金,剋扣軍餉,“鞭打凌虐”,弄得遼東地區雞犬不寧。
遼東人民苦不堪言,遼東軍士也深受其害。遼東兵民無法生存下去,因此激發了遼東多起民變和兵變。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東北這塊寶地卻再也沒有了反抗的聲音,不是他們不想拿起武器與敵人作鬥爭,而是他們需要一個有膽氣的領導人。
易小龍無疑是那個最好的選擇,或許是因為時空的錯亂,也可能是命中註定,他再次在東北燃起了希望的火種。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李易三人一路上有說有笑,特別是李拾壹,還暢享著日後打敗韃子怎麼過好日子,搞得扎昆珠都插不上話了。
“誒,我說你,這還沒打贏呢,怎麼就做起白日夢來了。”扎昆珠打趣道。
“想想都不行嗎,萬一實現了呢?”李拾壹叫苦道。
易小龍也笑道:“人沒有夢想那跟鹹魚有什麼區別?”
扎昆珠聞言連忙稱是,“對對對,大將軍所言極是,我也覺得是這麼回事。”
李拾壹連忙叫道:“哎哎哎,你剛才可不是這麼說的,你翻臉怎麼比翻書還快。”
扎昆珠卻是沒搭理李拾壹,轉頭對著易小龍說道:“大將軍看著也老大不小了吧,應該還沒娶親吧,小女是否過得去眼?”
易小龍聞言立馬羞紅了臉,“首領這是何意,寧楚克姑娘還小呢,更何況義軍是為了殺韃子的,打贏韃子了再提也不遲。”
扎昆珠只是笑笑不語。
李雄偉連忙提醒道:“你們可別說那有的沒的了,前面就到威虎山了,不知道那的人還認不認得您?”
易小龍擺擺手道:“放心,我可是義軍大將軍,怎麼會不認得我呢。”
就在說話間,前方便出現了一座哨塔,十幾名手拿鋼叉計程車兵突然衝上來將幾人圍住。
為首的小將見易小龍幾人身穿厚厚棉衣,而另外一人卻穿著獸皮大衣,心想這莫非是韃子派來的奸細?
小將見狀便下令道:“這幾個肯定是韃子奸細,沒準有什麼重要情報,千萬別弄死了,給我活抓了去見軍師。”
幾人大驚失色,易小龍剛要解釋,卻被士兵們用鋼叉頂住腦袋,一把從馬上拉了下來,摔得個狗啃泥。
李拾壹急忙喊道:“哎呀,你們都誤會了,咱們是一夥的,我是都尉李拾壹啊,剛才那個是義軍首領易小龍啊,你們都不認識嗎?”
小將冷笑一聲,“哼,你這小韃子走狗還敢裝蒜,那個穿虎皮裙的明顯是南邊的索倫人,我義軍豈會有索倫人?不知道換身衣裳就來我威虎山打探情報來了?”
幾人頓時被士兵們五花大綁了起來,李拾壹嘴裡仍在叫苦不迭道:“哎呀呀,你要怎麼才肯相信呀,我們真的是義軍的人。”
小將趕緊去哨塔裡取了幾塊破抹布,往抹布裡吐了一把口水後便塞入了李拾壹的嘴裡,“大將軍現在正帶著大軍在和韃子決戰呢,哪有空閒回威虎山,更何況只帶這麼點人?”
李拾壹實在是很無語,只得使勁地把這塊臭氣熏天的抹布用舌頭頂出去,可試了好幾次也沒成功,反而將抹布裡的臭水擠出來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