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京城反應(第1/2 頁)
威虎山上的義軍若是全算作土匪,那便是滔天巨匪,當地的官兵根本不敢前來,梁山的那夥人也不過如此。
但是在朝廷的眼裡,他們的確就是一夥仗著人多欺壓良善、為非作歹的強人,根本用不著朝廷派大軍去掃蕩。
但蚊子雖小也能煩人。
土匪們乾的壞事不少,裹挾些百姓上山能做到吧,摧毀個礦場能做到吧,洗劫個小小驛站能做到吧,攻打個縣城也能做到吧?
北京紫禁城。
大清帝國的皇上,康熙正坐於養心殿的真皮座椅上,正好翻閱到了汪清縣令、寧古塔將軍和黑龍江將軍聯名上書的奏報。
常年批閱奏摺的他已經練就了一雙敏銳的眼睛,一眼就從一堆沒用的恭維之話中,赫然瞧見了東北匪患嚴重,汪清縣城告急的字眼。
他暗道不妙,端起茶水猛地喝了一口,勉強撫平了心情。
在此之前他就已經收到了來自東北各個地方的求救信,並且還回來了不少的逃亡的站人,要讓自己派出大軍剿滅那幫賊寇。
從各地的信中來看,還特別註明了是賊寇,大概有有數千人馬的規模,據一些偷偷跟蹤在賊寇身後的人說,他們的山寨在牡丹江沿岸的威虎山上。
各級官員都不敢上報有反賊出現,畢竟在自己所轄區域出現了反賊,罪責肯定是逃不掉的,並且不戴罪立功將其剿滅的話,自己的烏紗帽也鐵定保不住。
若是上報是土匪倒還說得過去,東北這片地方原本就有商黃兩家的大馬匪,大家早就心知肚明瞭。
這都是在上一任官員任期內出現的,和自己又無關,況且他們加起來確實有數千人馬,人數上倒也對的上。
最主要是他們也不會相信有人敢在東北這龍興之地造反,這性質就跟在太歲頭上拉屎,還拉的是稀一樣,因此各地官員上報的都是附近有土匪出沒。
這夥土匪大肆洗劫村落和驛站,最有可能是商黃兩家合併後開始有了大動作,也有可能是他們受到了自朝鮮或者羅剎國的援助,並且希望獲取到大清國的某些東西。
康熙覺得很有道理,朝鮮國雖然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投降並臣服與大清,但其舉國上下無不懷念前明,朝鮮國王來的奏報似乎也有些許異常之處。
羅剎國就更用說了,生得跟個魔鬼似的,肯定受不了地獄的環境,想來圖謀大清的美好江山,再加上羅剎國已經在黑龍江南岸建立了雅克薩城,這更加堅定了他的想法。
他原本設想下個月開始他要去東北進行為期一年的巡訪,到時候還要去盛京祭拜愛新覺羅家的列祖列宗。
可是到時候土匪橫行,危險不危險且不說,就是看到被匪患侵擾滿目瘡痍的景象,他就全然沒了興趣。
若是看到的是一派繁榮,老百姓為他歌功頌德他自然是趨之若鶩,但若看到的是一片殘敗、滿地橫屍,你讓一向自詡愛民如子、千古一帝的他該如何自處?
可他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祖宗留下來的龍興之地,被區區一夥土匪肆意凌辱吧,到時候臉上更是無光。
或許可以派大軍直接將其剿滅,只不過從徵集各地軍隊就得花錢,老實說他出不起這個錢。
他這幾年為了平定三藩之亂早就掏空了國庫,好不容易今年獲得了勝利,經濟上緩過來了一點,但本質上仍受其餘波。
但施琅又在福建大練水軍,欲跨海收復臺灣,而軍費和軍糧都是從國庫裡撥給的,實在沒有閒錢再去調動其他的軍隊了,總不能為了剿滅數千人的賊寇去借債吧。
就算你咬咬牙將軍費湊齊,東北地廣人稀的,糧食肯定補給不上,通通得從中央拿,真要是給了,北京的老百姓恐怕都得鬧饑荒。
而賊寇只需躲入山林間,靠著不斷劫掠為生,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