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頁(第1/2 頁)
聽說皇后娘娘年歲尚小的時候也愛讀書,還特意在先帝的面前討過恩典,琅嬛書庫中的書任她翻閱,這麼說既是拍了衛善的馬屁,又顯得女兒勤學鑽研。
衛善點一點頭:「這是好事。」說著賞給她兩隻內造的金燈籠耳墜,裡頭嵌著紅寶石,戴在耳朵上一轉動,便真似個小燈籠裡頭點起了燭火。
別個已是艷羨不已,謝九接過賞賜卻很有些失望,還想著會是金釵金鐲,沒想到是個燈籠耳墜子,名貴是名貴的,可這是京城中時興起來的花樣,年年節裡都要戴,不過討個彩頭,也沒有別的意頭。
衛善看她一眼問道:「怎麼,這個彩頭不好麼?」
謝七趕緊搖頭,細聲回話:「娘娘賞賜是極大的恩典,臣女豈敢挑剔。」她聽說衛善喜歡大膽的女孩,她自己能勇隨三軍徵戰,必然也是膽子極大的,抬起頭來看向衛善,目光誠摯輕聲道,「臣女久聞琅嬛書庫藏天下書,心中仰慕已久,想求個恩典去琅嬛一觀。」
謝七這話一出口,殿中立時一靜,人人都看向她,收回目光來換了一個眼色,有笑話她不知輕重的,也有撇自家女兒不知上進的,再有便是端坐著吃茶的。
謝二夫人立時面上變色,皇后娘娘誇是誇了她,可女兒這話卻有些不知分寸,趕緊板了臉,不等衛善開口先喝斥女兒:「那是書庫重地,豈是你能去的地方,才剛說你讀了幾本書,這會兒便不知道好歹了。」
徐太妃面上笑意團團,先開口打了個圓場,對著衛善笑道:「謝家女兒果然是好讀書的。」
衛善卻不以為忤,就是看袁家的面子,也不會當殿就給謝七難看,依舊笑盈盈道:「我聽說謝家藏書豐厚,當年便有謝家閣中臥,琅嬛洞中藏的舊話在,幷州城遭了難,這些書可還在麼?」
「大半還在,當年周逆反叛,燒了一棟樓,家翁便是因此離世的。」謝二夫人談到舊事,難免要落幾滴淚,「先帝聖明,免去謝家一門罪責。」
女兒在家裡嬌養得過分了,此番回去必要好好教訓她才是,謝二夫人生怕衛善覺得女兒無狀,心裡已經後悔,好好的得了賞賜,便該見好就收,提起琅嬛書庫也顯得太急切了些。
衛善點一點頭,並不介面再提正元帝,而是對謝七道:「讀書最忌貪多嚼不爛,家中藏書難得,須得好好品讀。」
謝七已經知道母親不滿意,當著殿中諸位命婦的面,倒還不能撐住,對衛善躬身行禮,一派清正模樣:「多謝娘娘教導,險些走了左道,回去必得研讀再三,方才敢說自己讀過書了。」
這一句倒是接得不錯,衛善面上微笑,這事兒就這麼劃了過去,等上元宴罷,叫人記得最深的還是謝七,皇后娘娘卻遲遲沒有賜下什麼來。
謝七更是做出個閉門苦讀的模樣,謝元浮一死,謝元朗接手了謝家,他替女兒處處經營,漸漸也有才名傳了出來,當庭求書,倒也不那麼突兀了,反而還有人誇讚兩句,說謝七秉承家風,不愧是謝家女兒。
謝二夫人吃不準貴人們是什麼意思,若沒挑中自家女兒,乾脆自行婚配,可宮裡遲遲沒有旨意,她知道謝九與輔國公世子夫人相好,讓侄女兒到輔國公府去探問探問。
倒不是不想去相熟的人家打聽,是怕失了女兒的顏面,心裡再想打聽,也死死忍住,顯得雲淡風清,官宦家的女兒要比世家女子,不論是相貌還是才學,總還差了些,謝二夫人放眼望去,也只有崔家郭家幾家的女兒能與自家的比。
她想派侄女兒出去打聽訊息,只當謝九軟綿綿的,必聽她的話,誰知道謝九滿面惶恐:「上回崔姐姐送信來,那個嬤嬤便兇得很,說崔姐姐為了寫信耽誤了午睡,我哪裡還敢上門去,擾了她的精神,七姐豈不是更不好了。」
謝二夫人一想,倒也有理,心中焦躁不安,看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