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老師說的話,竟然是真的(第3/4 頁)
1376)置黎州長官司來屬;同年四川行省改置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同年潼川府、嘉定府分別降潼川直隸州、嘉定直隸州,夔州府降為散州;
十年(1377)金築長官司升金築安撫司,夔州升夔州直隸州;
十一年(1378)黎州長官司升黎州安撫司;十三年(1380)夔州直隸州升夔州府,眉縣升眉州直隸州;
十五年(1382)芒部路、烏蒙路、烏撒路、東川路改置芒部府、烏蒙府、烏撒府、東川府;同年播州宣慰司另屬貴州都司;雲南布政司普定府改置普定軍民府來屬;雲南布政司會川府、德昌府、建昌府來屬;
十六年(1383)雲南布政司芒部府、烏蒙府、烏撒府來屬;
十七年(1384)芒部府、烏蒙府、烏撒府分別改置芒部軍民府、烏蒙軍民府、烏撒軍民府,置阿都府來屬;雲南布政司東川府改置東川軍民府來屬;平茶洞長官司、溶溪芝麻子坪長官司直屬布政司;十八年(1385)廢普定軍民府,鎮寧州、安順州、永寧州分別升為鎮寧直隸州、安順直隸州、永寧直隸州;二十一年(1388)東川軍民府廢;天全六番招討司另屬四川都司;
二十五年(1392)鎮寧直隸州、安順直隸州、永寧直隸州分別降為散州;二十六年(1393)復置東川軍民府;
二十七年(1394)雲南布政使普安軍民府來屬,貴州都司播州宣慰司復來屬;
會川府、德昌府、建昌府廢;
二十九年(1396)金築安撫司另屬貴州衛;洪武年間阿都府廢;
永樂十一年(1413)貴州宣慰司另屬貴州布政司;
十三年末(1416)廢普安軍民府,普安安撫司升為普安直隸州另屬貴州布政司;
宣德七年(1512)龍州改置龍州宣撫司,直屬;成化十九年(1483)邛縣升為邛州直隸州;嘉靖五年(1526)芒部軍民府更名鎮雄軍民府;二十五年(1546)溶溪芝麻子坪長官司廢;四十五年末(1567)龍州宣撫司改置龍安府;萬曆二十四年(1596)黎州安撫司改置黎州千戶所另屬四川都司;二十九年(1601)播州宣慰司改置遵義軍民府;三十七年(1609)鎮雄軍民府改置鎮雄府;天啟三年(16)永寧宣撫司廢。行政區劃網站h
成都府:
元為成都路。洪武四年(1371)改置成都府,屬行省。成都縣:倚郭[城西偏]。華陽縣:倚郭[城東偏]。東南有馬軍寨巡司。雙流縣:洪武十年(1377)省入華陽縣,十三年(1380)復置雙流縣,仍屬成都府。
郫縣:溫江縣:新繁縣:洪武十年(1377)省入成都縣,十三年(1380)復置新繁縣,仍屬成都府。
新都縣:彭縣:元為彭州[無倚郭]。洪武十年(1377)降為彭縣,仍屬成都府。北有白石溝巡司。
崇寧縣:元屬彭州。洪武四年(1371)直屬成都府;十年(1377)省入灌縣,十三年(1380)復置崇寧縣,仍屬成都府。
灌縣:元為灌州[無倚郭]。洪武十年(1377)之前降為灌縣,仍屬成都府。西有蠶崖關巡司。
金堂縣:洪武十年(1377)省入新都縣,十三年(1380)復置金堂縣,仍屬成都府。東南有懷口巡司。
仁壽縣:井研縣:元省入仁壽縣。洪武六年末(1374)復置井研縣,來屬成都府;十年(1377)復省入仁壽縣,十三年(1380)復置井研縣,仍屬成都府。
資縣:元資州省入簡州,明玉珍復置資州[無倚郭]屬成都路。洪武四年(1371)降為資縣,仍屬成都府。東南有銀山鎮巡司。
保縣:洪武六年(1373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