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第2/3 頁)
?
嚴氏想到了記憶深處的田間勞作,蘇氏想到了被她刻意忽略的清貧困窘,同時狠狠地一顫。
死也不能再回到那種日子!
嚴氏再不端著,著急問道:&ldo;老三,你說該怎麼辦!&rdo;蘇氏也攥著手絹,等著周義的回答。
周懷玉稍稍抬頭,看到這樣的情景,又垂下了頭。
看似嚴氏以母親,蘇氏以大嫂的身份壓著周義,但是周義只要想,三兩句就能夠唬住她們。
她的確是從一開始就打算用這招。
她交代外祖母,待晚些時候,就開始讓人在大街小巷散播&ldo;武安侯府老夫人嚴氏不仁,只因一夢逼迫親孫女出家&rdo;的傳言,隨後再傳一些,比如&ldo;周家都是心狠之輩&rdo;,&ldo;周家不仁不義,貪圖富貴&rdo;等等,可隨意發揮。
一旦流言四起之後,外祖母就可以上門大鬧,要求見外孫女一面。
但是周懷玉交代,一定不要進府,必須是在府門外。
宋家再怎麼說也是原武安侯夫人的孃家,周家再囂張,也不敢明目張膽地為難。否則也就不會有上一世那般,用了多年謀劃,最後還讓原主千方百計的嫁進蘇家,一年之後才徹底收網。
所以,嚴氏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她出府親自解釋。
到時候,她再義正言辭一番,表示自己的確是準備去臥佛寺,但是卻不是出家,更不是祖母逼迫,而是她自願去盡孝的。
勢必要在當時就離開!
只要一到臥佛寺,一切就是她說了算。若是嚴氏,蘇氏逼迫她回來,她只用咬死自己還未盡完孝心,需要繼續待在山上苦修,她們能奈何?
只是現在周義突然插了一手,不知道會出什麼變故。
她忘記了古代有個難纏的官職叫做監察御史,部門叫做都察院。監察御史說白了就是向皇帝告狀的,而皇帝偏偏還信。
至少表面是信的。
流言一出,與周家相對的勢力當然也會出動。
周義說今天下朝的時候那個陳御史給他說了這件事,那麼他說的皇帝會收到摺子的事情純屬胡謅。
御史告狀也不是聽風就是雨,定然是要掌握了一定的證據之後才好告狀。
所以,肯定會有人來周家查。她雖然還沒有真正開始清修,但是嚴氏吩咐的給她弄個庵堂的事情全府皆知,這可是千真萬確。
周義也不用問,自會從三太太那裡得到了訊息。
&ldo;母親已經下了令,讓玉兒在庵堂清修,若是此時突然停下,肯定也不妥,為今之計,只有繼續讓玉兒在庵堂裡禮佛,可以讓家裡的姑娘們下個帖子,邀請京中貴女來府遊玩,然後玉兒適當出來露個面,所謂的逼迫玉兒出家的謠言自然不攻而破。&rdo;周義自始至終都是這副淡淡的語氣,三言兩語就給眾人制定了道路。
周懷玉垂著的手指一抖。
周義的計策的確不錯,但是那是對周家來說。
她不信周義看不出嚴氏和蘇氏的謀算,但是這不關他的事情,不關周家的事情,甚至這般謀算,對周家對他是有益的,因此他就默許了。
她還是要被困在這裡,一年後嫁到蘇家。
而且,只要過了這次風波,想必蘇氏對她的看守會更加嚴密,她就更沒有機會了。
周懷玉輕輕地緩了口氣。
外祖母,您什麼時候來呢?
第二十七章 哭鬧
距離那日慈安堂見過周義,已經是第三日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