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還是缺錢啊!(第1/2 頁)
與鐵二打了一架,葉安很滿意,至少自己的“業務”沒有荒廢,雖然又被人試探了一次,但最少他知道鐵二是靠得住的。
鐵二要比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好得多,他只是一個普普通的人,僅僅需要一個簡單的利益交換而已。
而葉安當下卻在琢磨,如何把他身上的兵籍除掉?
玄誠子的話靠不靠譜?畢竟是兵籍,國之重器,豈能如玄誠子說的那麼簡單,打聲招呼便能把人身上的兵籍除掉?
在把這樣的疑惑說給鐵二之後,鐵二望向葉安的眼神充滿驚訝,隨即卻是仰天大笑,直到把葉安笑得發毛才大口大口的喘氣解釋道:“小郎君莫不是在說笑?兵籍?這東西在禁軍中或許還有些束約,到了廂軍之中根本就是個笑話!小郎君可知這陽城縣的廂軍人數多少?”
“多少?”
“不足一個指揮,區區數十人只以都為號!名曰遞役都,靠的便是陽城縣的倌驛,渡船,梢工,雜做養活!
若是觀妙先生去打個招呼,那便是能讓都頭膽顫的事!本就缺額少一個又能怎生?”
葉安看著鐵二的臉上的嘲笑,心中卻是大為震驚,兵籍這東西在後世被當作禁忌,誰碰誰“死”但在這個時代卻是荒廢若斯!
即便是廂軍也不該如此,但這何嘗不是這個時代的悲哀?
缺額少員,訓練荒廢,雜項眾多,這廂軍就是安置流民和災民的收容所,都是些老弱病殘,而鐵二出現在廂軍之中,顯然是被刻意為之。
本應進入禁軍中的他卻被“落廂”,這不光是對鐵二的侮辱,也是對宋朝兵制的最大嘲諷。
一個國家的兵制決定了國家的戰鬥力,這是葉安早早就明白的道理,也是後世人總結出的規律。
蹲下身子,葉安拍了拍鐵二的肩膀:“這事便交給我了,既然能陪你去殺人,你也應該信我!”
鐵二反倒是看開,望向葉安整了整衣服叉手行禮道:“還請小郎君記下,家父鐵瑥右驍捷軍軍使,入龍武軍殞命澶淵!”
看著鐵二鄭重的模樣,葉安同樣整了整衣服叉手回禮:“葉安記下了,必定會為其討回公道!”
“小郎君可有錢乎?”
“沒有!”
“那……可不行!”
葉安撓了撓頭,還真是不行,說好要給鐵二錢的,否則他家中的老母可如何安頓?三貫錢給一個尋常或許能用一年半載,給了鐵二的瞎眼老孃也許能用的更久,只不過鐵二一旦跟著自己,那可就不是一年半載的問題。
葉安只能點頭道:“眼下我還沒打算離開陽城縣,待走之前一定給你一個安排!”
鐵二毫不猶豫的相信葉安的話,因為這個少年郎已經和自己有了過命的交情,雖然並沒有真的拼命,但他卻知道葉安剛剛說的話都是真的。
也拿極少向別人承諾什麼,但既然已經承諾了,那就必須做到,否則便永遠成為失信於人的小人。
眼下不光是錢財的問題,還有糧食,葉安覺得的猜測應該不會有錯,一場蝗災即將或是可能已經在大宋上演。
宋朝是一個制度不斷改革和完善的王朝,這一點和歷史上的其他王朝不同,大抵是因為外部壓力太大的原因,宋人極為善於從內部尋找突破口,妄圖把自己的內部變得更加完善以抵擋外部不斷增加的壓力。
這一點自然是沒錯的,但卻要有一個過程,現在的朝廷還在延續上一代的錯誤,宋承唐制,在思想上依舊如此。
自從董仲舒建議漢武帝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天人感應的謬論便充斥在儒家思想之中。
於是人的所作所為便會反映在雷霆雨露上,大自然成為了人的鏡子,天災的發生自然是皇帝的失德。
這時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