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第1/3 頁)
然而,此刻不知為什麼卻有這些柔軟的東西到了心頭。
他忍不住想要嘆氣。
結果這場無謂的對質,最後還是成全了蘇青弦。
沈言清楚地看清了蘇青弦反客為主背後的「險惡用心」。把不利於自己的局面完全轉化成為了大好利市,蘇青弦所說的都是事實,而且用著這些事實,把自己完全降服了。
即使不想低頭,沈言還是不得不承認,對著這樣的蘇青弦,他全盤皆輸。
卻還是有些忿忿,有些不平。
這些不平並不來自於對於因那個花瓶而起的疑心或者不安。
此刻的沈言,不再懷疑蘇青弦的用心。蘇青弦是個精明的商人,而且是個強勢的傢伙,然而至少剛才那一番話裡,沈言聽出來其中的真心。
然而還是不平。
不平來自於蘇青弦的態度。
這樣的蘇青弦,生生把這一晚化成了兩軍對壘。那些憤怒、輕愁、體貼、溫柔,大半是發自內心,還有小半,是來自於蘇青弦已經成為本能的那部分反應,是來自於談話的策略。
因為這樣說話這樣的表情可以取得效果,所以蘇青弦選擇了這樣做。
沈言心底有些苦笑,在他面前擺著一個悖論‐‐他被蘇青弦給說服了,卻偏偏因為蘇青弦這些有力的說服而覺得不慡。
沈言終於看到了自己內心某處埋藏著的想法,他希望蘇青弦在面對自己時,耍不了一點手段,一切都是自然,那該多好。
然後他明白了危險感的來源。
一半是出自蘇青弦的壓迫感,另一半是……
他發現自己對蘇青弦有很多指望,很多……不該有的指望。
對於蘇青弦,他要求的比友情更高。
即使最親密的朋友,我們都預設他(她)有權力擁有自己的隱私,有權力獲得自己的空間,有權力對自己說不。
這是理智的交友之道。
沈言原以為蘇青弦是自己的好朋友,但在面臨這一件事後,他才幡然醒悟。
原來,他要的不只這些。
正是因此,才會對剛才的那一番對峙,隱隱有些失望。
自己到底在期待什麼?直面內心的沈言會覺得危險,一點也不奇怪。
當人發現自己並非想像中的自己時,這種危險感自然就會跳出來,佔據你的腦海。
現實容不得他逃避,蘇青弦的手指正在輕叩著木桌,似乎不滿於他的注意力分散。沈言抬頭看向蘇青弦。
蘇青弦的臉在燈光下看起來竟有發光般的錯覺,在沈言再度有些恍然的時候,聽到對方說:「我再說一遍,我喜歡你。」
怦通!
怦通!
怦通!
一切很安靜,安靜到似乎能聽到心跳的聲音。
沈言有點傻了。他迷迷糊糊地覺得自己似乎已經無數次面臨蘇青弦所說的那句話,所以一點也不驚訝。
然而那種危險感卻依舊控制著他,告訴他還是應該逃。
他這次終於可以確定,以往總以為蘇青弦的這四個字的含義很平淡,然而不是。
他錯了。
蘇青弦就是在告白。
沒有其他的解釋。
怦通、怦通、怦通……
一切很安靜,蘇青弦似乎有錯覺能聽到自己的心臟的聲音。
他想如果以後回憶起此刻的場景,恐怕又要嘲笑於自己成年後難得的純情了。
只是這四個字而已,甚至不是「我愛你」,卻還是緊張。
看著有些恍然的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