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微微(第2/2 頁)
李桂便到了二門外等待。
沒過一會兒,李桂便聽到了腳步聲,探頭一看,只見賈寶玉頭戴銀冠,一身雲白錦衣,腰間佩玉,正走過來。
而面容也和《紅樓夢》寫的一樣:面如中秋之色;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前世是讀到這樣的句子,李桂便覺的賈寶玉像是一個女孩子,而今佐證了一下,果然如此!
待賈寶玉來到二門旁時,“入鄉隨俗吧!”李桂心裡唸叨著、彆扭著,按禮節李桂向賈寶玉行了一禮,同時淡然說道:“見過二爺。”
而在以前李貴與賈寶玉見面時雖然行禮,但都是浮皮潦草且表情是嘻嘻哈哈的!因此李桂的這個禮雖然正規,不自覺中體現了李桂前世的修養,但給賈寶玉更多的卻是生疏。
因此雖然早早從麝月口中知曉李貴有所變化,但這樣的生疏還是讓賈寶玉微微一愣。
不過賈寶玉畢竟也是心思靈敏的緣故,下一刻就想到了李桂變化的原因,大抵是被賈政打去了驕盛氣焰,這才心情低沉。
而這歸根結底還是他的緣故……
而賈寶玉性格中除了叛逆,最突出的一點就是憐弱,雖然憐惜的都是女孩兒,但心底對下人還是有仁慈之心的,因此想到這裡他不由得有些內疚,開口道:“大兄何須如此多禮……你好利索了嗎?你……”
下面的話,賈寶玉本來想說你放心,以後不會讓你受罪了,但想到什麼‘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而不思則罔’之類的枯燥經書,他心裡一下子沒了底氣,微微瀟灑一笑,隨即他千層底的白錦靴一抬,就往外走。
不與下人多解釋,賈寶玉的這種做法符合封建的規則,上下尊卑的規則,但是卻也讓賈寶玉少了份責任感。而實際上賈寶玉就是一個缺乏責任感的人,在《紅樓夢》裡也多有體現,比如在晴雯的事情上,出了事一跑了之,晴雯死後,倒做了篇祭文!
還有最後的出家,何嘗不是把責任擺脫。
李桂是知道賈寶玉這個性格缺陷的,前世時對賈寶玉性格上的這個缺陷他有很多感慨,感慨它的成因,感慨它造成的後果。
只是他沒想到他也要承擔這種缺陷的後果!更為遺憾的是他可能還要延續這樣的後果……
而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他要培育的學生的素質之一就是責任感,因此賈寶玉的做派微微撞擊了他的思想觀,他不由的在心裡皺了皺眉:“果然如此!好像沒他事似的……這不太好吧!雖然他不是我!但以後他就是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