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願為手中劍(29)(第2/2 頁)
不過這一次,話題主要就圍繞著昔日桃李天下的李太師了,試圖從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找出他貪婪虛偽的真面目。
樓上——
太子殿下舉著手裡的茶杯,輕輕地放了下來。
發出一聲微弱的脆響。
謝卿面上的笑容在讀書人說出李太師三個字後就落了下來,此刻抬眸看了一眼不怒自威的太子殿下。
然後收回眼光,沉默了一會兒,才問道,“我們回去嗎?”
謝卿沒有與李太師相處過,但不妨礙謝卿在別人的言語、文字中對他的生平有所瞭解。
是昔日裡打馬遊街的狀元郎,李大人年少成名,素有神童之言。
父親去世沉寂了五年,在被人感嘆傷仲永不復年少盛名時參加了科舉考試。
連中六元,力壓所有人,是何等精彩絕豔的風流之輩。
步入朝堂後,被先皇看重,幾經歷練貶謫,在先皇逝世之時,再調回京。
當今聖上明白先皇的意思,大力提拔,對李太師極為信重。
李太師自然感動,對君王忠心耿耿。
本就愛民如子的他,更加對政事上心,身為寒門子弟,在各方各派中周旋,陸續頒佈下去一系列利國利民之事。
在自家老爹口中,李太師簡直就是姜太公在世,輔佐君王,提拔人才的一號功臣。
如今說他貪汙腐敗?
謝卿抿了抿嘴,他自己聽到這話就覺得可笑,更別提與李太師交好的太子殿下了。
太子殿下不再看地下那幫人,把目光放在了窗外。
成衣鋪的老闆坐在門口的小凳子上喜笑顏開,酒樓的店小二忙中偷閒正出來伸展手腳,街邊賣面的小販跟來往的路人聊的挺嗨。
不比京城繁華,卻也很是溫馨。
李太師對太子殿下很好。
太子殿下在尚書房學四書五經的聖賢理論,真正地體會到聖賢之心卻是在李太師耳濡目染地教導之下。
他跟著父皇學習權衡之術,能在登基之後集中權力於己一身,將文武百官管制壓服。
卻是跟著李太師學習到如何成為一個讓士人歸心,讓治下民眾生活更好的天下共主。
此刻看到外面的城中景象,想起李太師的殷殷期待,太子殿下垂眸。
謝卿聽不到回答,便不再問了,知道太子殿下心裡糾結,便在心中分析利弊。
——李太師的罪名,應該就是朝堂抱有警惕之心的人最後的試探。
如果現在回去,還有可能為李太師翻案。
至於其他對皇位覬覦的人,意圖渾水摸魚的黃雀,怕是不能一網打盡,只好留到今後處理了。
若是狠心不管,李太師這麼一個真君子就成為這場皇子亂鬥之間的祭天之人了。
李太師之女更是欽定的太子妃。
處理不好,日後登基,太子狠心坐視不理這點也少不得被人攻訐。
更何況,太子他與李太師之間的君臣之情……
兩項比對,謝卿無法從中作出選擇,糾結了一會,索性放棄思考這件事。
不管太子殿下做什麼,他支援就是了。
太子殿下垂眸沉思,最終作出了決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