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反董卓聯盟成功了嗎 > 第234章 討伐檄文,荊州震動

第234章 討伐檄文,荊州震動(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斬神:我神級選擇,林七夜麻了我今年八歲,前來酸棗會盟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悠閒度日綜漫:逍遙客不存在奧特曼的宇宙的驚悚冒險!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頓黑打!乖軟宿主!釣懵了末世偏執怪物林鵬的宋朝之路現代魂耀古:宇軒傳奇錄水滸之書生王天下四合院:重生54,開局成為戰神重生辭官:祝她和白月光鎖死趙匡胤演義從質子到千古一帝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苟到最後,我成了一方雄主斬神:開局復活術,我要你站起來四合院:開局請何大清迴歸哎呦,誰家權臣抱著昏君親呀大明抄家王

昭告荊州吏民:

漢室傾頹,綱紀崩壞,四方豪傑並起。

當此亂世,正宜忠君愛國,共扶大義。

然有逆賊劉備,不思報效朝廷,反懷不軌之心。

實乃天下之罪人,當受萬夫所指!

劉備本乃織蓆販履之徒,出身微賤,蒙天子之恩,得尺寸之地。

宜當殫精竭慮,為朝廷靖難分憂。

然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詐稱皇叔,虛張聲勢,蠱惑人心。

聚烏合之眾,屯兵邊境,窺視我大好河山,其悖逆之行,令人髮指!

今朝廷盛德,欲致四海於昇平,恩澤萬民,有澄清宇內之志。

司空楊業,威德兼施,順天應人,雄師所至,戰無不勝,攻無不取。

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此乃天命所歸,人心所向。

荊州劉表,世受皇恩,當知忠義之道。

值此風雲變幻之際,宜明辨是非,深曉禍福。

若能迷途知返,率荊州之眾,開城而降,可保富貴尊榮,不失封侯之位。

荊州百姓亦免戰火之殃,安居樂業,共享太平。

若執迷不悟,與逆賊劉備狼狽為奸,抗拒王師。

城破之日,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吾等奉詔討賊,正義在胸,銳不可當。

天兵到處,逆者亡,順者昌。

望荊州有識之士,當機立斷,勸諭劉表,早降為佳。

否則,兵戈既起,血雨腥風,莫謂言之不預也!

特此檄文,鹹使聞知。

荊州城內,一篇檄文如風暴席捲而來,引得各方震動,人心惶惶。

荊州上將軍蔡瑁,手持檄文,面色陰沉,匆忙趕往劉表府邸。

劉表正於堂中閒坐,見蔡瑁神色匆匆,心中不禁一緊。

蔡瑁上前,將檄文呈於劉表,急聲道:

“主公,此乃司空楊業所發討荊州檄文。”

“如今已在荊州各地流傳,城中百姓議論紛紛,皆為惶恐。”

劉表接過檄文,目光掃過,只見文中歷數劉備悖逆朝廷之罪。

並勸自己歸降,頓時心神震顫,雙手微微發抖。

蔡瑁見狀,趁機指責道:

“主公,皆因劉備屯兵邊境,招惹是非,才為荊州引來如此災禍。”

“如今司空楊業大軍壓境,其勢洶洶,我荊州恐難與之抗衡。”

“依末將之見,不如趁此機會除掉劉備,與司空楊業議和,或可保荊州安寧。”

劉琦在一旁聽聞,趕忙上前勸阻:

“父親,萬萬不可。劉備叔父乃是仁義之人,雖屯兵邊境,亦是為我荊州之安危著想。”

“如今若因一篇檄文便將其殺害,此乃不仁不義之舉,必失天下人之心,於道義有虧啊。”

劉表面露難色,內心陷入掙扎。

韓嵩進諫道:

“主公,楊公賢明,其文治武功皆非凡俗。觀當今天下大勢,楊公極有可能實現統一天下之宏願。”

“將軍若能上順天子之意,下歸楊公之威,非但自身可享受百世之利,荊楚之地亦能得保太平,百姓免受戰亂之苦,此乃明智之舉。”

劉表聞聽此言,頓時大怒,拍案而起:

“韓嵩,你好大的膽子!莫不是你已暗中投降了楊業,才在此為他說項?”

韓嵩面不改色,坦然辯論道:

“主公誤會了,我韓嵩乃守節之人,自幼受忠義之教。”

“事君則為君,君臣名分既定,我自當以死守之,豈會輕易背叛主公?”

“我所言者,不過是為荊州長遠計,為主公家族

目錄
快穿影視諸天
返回頂部